第四百六十一章 康熙背水一戰,中山不動如山!(第3/3頁)

而北沙河和界河之間的地形非常平坦,只有幾處低矮的小土丘,而兩河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五到八裏地,正好用來排兵布陣,差不多就是個天然的決鬥場!

現在的康熙也算是身經百戰了,只是一看便知道明軍還是比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八旗新軍要強……至於原因嘛,他其實也知道!

雙方的訓練其實差不多,裝備也各有長短——明軍的槍械更好,清軍的騎兵更強,雙方的火炮則差不多少。另外,明軍有講武堂,而清軍也開辦了八旗軍學堂,兩邊用的教材都差不多。

但是有一樣,康熙卻沒辦法和大明學習……大明是個共和國!而大清則是八旗權貴、漢人軍閥、蒙古王公一起合辦的諸侯合眾國。

一邊是國人為國而戰,一邊是旗兵、藩兵為皇上和諸侯而戰……那能一樣嗎?

康熙壓下心頭的那種不安的感覺,經過多年征戰的磨練,康熙的意志已經堅定了許多,他看了看周圍的侍衛親軍白甲兵,大聲喊道:“阿喇尼、噶爾瑪、阿南達!”

“臣在!”

被康熙點到名的都是他這兩年從西征軍中提拔的少壯,都是內大臣、禦前大臣和侍衛親軍統領。其中阿喇尼是滿洲鑲藍旗人,而噶爾瑪和啊南達都是蒙古人,噶爾瑪是科爾沁蒙古出身,孛爾只斤氏,是布木布泰的親族。阿南達是蒙古正黃旗的奴才,祖父是察哈爾部投靠過來的蒙古貴族,他本人則得到鰲拜的賞識,當了一等侍衛。鰲拜壞事後他也跟著倒黴,苦了幾年後康熙總算醒悟過來,開始國難思鰲拜了,所以就愛屋及烏,看著有點像鰲拜的都得了寵。

“放火!燒浮橋!”康熙咬咬牙,大聲下令。

“嗻!”

三個侍衛親軍統領答應了一聲,馬上帶上一隊白甲兵,拿上早就準備好的引火之物去燒毀界河上的幾座浮橋了。

康熙接著又對小桂子道:“小桂子,讓人去給各旗各軍傳旨……朕決心效法西楚霸王,燒橋沉舟,背水一戰,與暴明決生死!”

“嗻!”

小桂子早就挑選好了一群大嗓門的白甲兵,當下就一揮胳膊,這些人立即飛馬而去,向各旗各軍傳達康熙的最新最高旨意了——麻子要拼了!

“大將軍,康熙燒橋了!”

周昌遠遠看見清軍背後黑煙滾滾,馬上就明白怎麽回事兒了,不過卻一點不當回事兒,一臉笑嘻嘻的。

李中山則舉著望遠鏡在觀察清軍的陣形,一邊看一邊點頭——康熙這一屆滿洲人的學習能力還是強的!

這才十多年的戰爭,他們就進步到這個水平了……這樣的軍隊擺到歐洲大概也能算個列強了!

這比起“一鴉”挨揍到“二鴉”時還是老樣子的鹹豐可強了不知道多少……可惜,他們遇到的對手更強大!

想到這裏,李中山就放下望遠鏡,問周昌道:“培公,有何破敵之計?”

周昌道:“康熙連橋都燒了,這是打定破釜沉舟的主意了,那咱們就不能死打硬沖了……屬下建議,咱們可以來個不動如山!”

“不動如山?”李中山笑道,“培公,你的意思是讓康熙來進攻咱們?”

“對,咱們也是背水一戰……”周昌笑道,“而且咱們不著急,咱們有20萬大軍,現在只到了10萬,還有10萬大軍早晚會到的。我就不信康熙能沉住氣!”

李中山笑道:“好,就這麽幹……傳令,前沿各營,挖掘戰壕,準備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