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殺一皇親

大漢宮廷這場風波,在劉皇帝的“高舉輕放”下,終究平緩落地,於安穩之中度過了結。當然,所謂的輕輕放下,大概只是劉皇帝自己認為的。

這場針對內廷、少府職吏的清查行動,幾乎波及了宮廷所有的司局職司,涉事三百七十七人,被追責問刑者兩百余人,引頸受戮者九十三人。

皇帝的威德,宮廷的森嚴,也用這些內侍、職官的鮮血給澆築了一遍,人頭滾滾,鮮血琳琳,妖艷可怖。

而被追查的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有一定職級的內侍職官,漢宮之內,也由此空出了大量的職位,給其他人一個上進的機會。

危險過後,就是機遇,一批人倒黴殞命,一批人時來運轉,大概是最為真實的寫照。

被拿下地位最高的,毫無疑問,是少府監李少英。這可是皇親國戚,劉皇帝的表兄,榆林縣公李洪信的長子。

這也是張德鈞此番完成的最大“業績”,據他調查,李少英在少府監任上,貪墨肥私,贓款達百萬貫,涉案金額巨大,情節極其嚴重,影響格外惡劣。

當然劉皇帝得悉情況的時候,只冷冷地說了句:這就是自家人,犯起事來,比外人還要聳人聽聞,無所忌憚。

過去那麽多年,涉及處理的諸多貪腐案件中,金額達百萬貫的,那都是極其少數,依照漢法,官員貪汙五百貫錢以上,就可直接判死了。

李少英的案子,夠砍他兩千次腦袋了,尤其嚴重的是,這是在挖皇室的墻角,在盜劉皇帝的家財,這種辜負皇帝信任的家賊,有的時候要更加讓人憤怒。

對於李少英,震怒之下的劉皇帝,沒有絲毫容情,下獄,處死,追討贓款,籍沒家產,流放家人。

這件事,顯然又給不那麽安寧的朝廷投入一顆爆雷,震得一幹人等七葷八素,這也讓很多人腦海中又浮現起去年冬季那一場官場地震。

自古宮廷都是易生流言的地方,在劉皇帝打掃家室之時,也是瞞不住的,當然,也沒想要自遮其短,刻意隱晦。而大臣們,雖然故作不聞不問,但又有誰不在默默關注著呢。

內廷與外廷,也從來都不是完全隔絕的,皇宮裏風雲變幻時,皇宮之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憂慮恐懼,生怕牽連開來,波及自身。

所幸,劉皇帝目標也僅在宮廷內部。比起滑州案引發的對吏治的思考,對貴族官僚的修理,李少英案帶給內外大臣們震動也不是一星半點。

這可是真正的皇親國戚,而對親戚,劉皇帝看起來也沒有絲毫留情徇私的意思,那其他人,怎能不掂量掂量自身的份量。

因為李少英之案,一直在太原休養的國舅李洪信是拖著老邁的身體,快馬加鞭,趕到洛陽,只為給兒子求一個情。

可惜,沒有任何用,任他苦苦哀求,曉理動情,劉皇帝都不為所動,甚至還就李少英的罪行對他進行質問指責。無奈之下,李洪信又求到坤明殿,對此,符後也緘口不言,只是盡量安慰李國舅。

當劉皇帝不想容情的時候,誰求都沒有,任李洪信奔走求情,也只是些無謂的掙紮。求告無果,離開皇宮的時候,李洪信也只是哀嘆一句:倘若孝明仁皇後尚在,何至於此?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倘若李太後健在,劉皇帝或許還真會多幾分猶豫,至少留李少英一命不是不能考慮。

但是,李家眾人,在劉皇帝的心目中,份量還是太輕了。而到目前為止,李氏三代數十口中,讓劉皇帝看中,也只有李洪威與李少遊了。

李太後崩後,劉皇帝頭上實在再無緊箍,就是符後,劉皇帝尊重她,她也只是時而勸諫罷了,聽與不聽,還是看劉皇帝的心情。

但不論如何,李少英都被定在今年秋決的名單之中,明正典刑,只是屆時,或許在旁觀刑的,或許就是一批皇親國戚了。

李洪信也被留在了京城,劉皇帝本來的打算,是讓他屆時也到場觀刑,只是後來聽說他病了,這才作罷,息了這個想法。

讓劉皇帝稍微感到滿意的是,同陸續上奏求情的李氏家族成員不同,與他關系最為親近也最受他信重的壽國公李少遊從頭到尾,都沒有上奏。李少英,可是他的親哥。

李少英案的定論,影響是深遠的,最直觀的一點就是,讓朝臣們對劉皇帝更加敬畏了。太狠了,對於表親,下手也是毫不留情,更為關鍵的是,從頭到尾,劉皇帝都表現得太過決絕,沒有任何動搖的征兆。

這件事,著實震撼了不少朝臣,雖然很多人都對此諱莫如深,但私下裏提起時,都不由得寒從心起。

當然,對於真正見過世面的老臣們而言,這又算不得什麽了。少見多怪,李少英固然是皇親,但終究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