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似羽毛一樣撓著顧菀柔嫩的手心◎

這般明顯的暗示,顧菀仍舊是笑意婉轉,眼兒中流淌出閃光的期待。

“多謝妹妹和孫姨娘了。”她輕輕咳了一聲:“我還沒看過話本子呢,祖母總是不許我看那些。”

迎著顧菀清澈帶笑的眼瞳,顧芊略微怔了怔。

京城中人心繁雜,單是在鎮國公府中的時日,就叫她看清了何為人情冷暖,何為趨炎附勢,又何為委曲求全。

她方才為那一盒特意挑選的首飾感動,卻在心裏明白:肯這樣用心地對待她,必然是對她有所需求,有所利用。

顧芊知道這一點,但並沒有多難過:因為她也想利用顧菀。

自從隱約得知藍氏的圖謀之後,她和孫姨娘在經過大駭之後,更多的是唇亡齒寒的感覺——為了嫡子嫡女的前途,藍氏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庶女們。

而鎮國公,對此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半支持態度。

在遠遠見了顧菀一面,又得知藍氏母女因著顧菀而吃癟後,孫姨娘更是堅定了要冒著風險提醒顧菀的想法。

若是顧菀真是個機警聰明的,憑借著自身的美貌和老夫人的撐腰,何愁不能嫁一個如意郎君?

到了那時候,顧菀能記著她們這一點提醒,幫著顧芊一把就好了。

顧芊也是這樣想的。

但如今瞧著,她這位二姐姐,倒是個實打實的純良好性兒。

她不由得想起接風宴那日,顧菀眼中沒有半點算計,亦是這樣清清澈澈的,卻將嫡母和嫡姐噎得說不出話來。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人誠則能?

想到這兒,顧芊心頭莫名松軟了下來。

既然二姐姐於她們無所求,那將來彼此相互交往更為輕松。

若……二姐姐當真不能看出話本中的深意,那她尋個機會,悄悄地告訴便是。

捏了捏手中的盒子,顧芊彎了彎唇角:“二姐姐不用客氣,我過幾日再來瞧你。”

顧菀淺笑著頷首應下,吩咐珊瑚好生將顧芊給送出去,又叫琉璃將那糕點包上雙份,給顧芊帶了回去。

待三人離開後,房間中一時靜了下來。

惟有一炷氣味清淺的熏香裊裊升著煙氣。

日已西斜,微紅的夕光映在霧氣似的朦朧煙影上,染上了銀朱色似的顏色。

銀朱色……

顧菀心中微微一動,從袖中拿出那竹骨折扇。

因從方才起就被顧菀握著,原先觸手生涼的竹骨已然泛起暖意,惟有外頭鑲嵌的金邊,仍有些冰冷地閃著光。

指尖撫了撫折扇,顧菀後知後覺地覺著今日的自己有些奇怪。

就像如今手中的折扇一樣,分明外頭是往日的冷靜,但心頭卻是比往常莫名活動許多。

……今日的事情,屬實是太過驚險了。

也難怪她今日有些奇怪。

顧菀這樣想著,手上無意識地展開了折扇。

登時,她便聞到了一種清苦且好聞的香氣。

還有那麽幾分熟悉。

顧菀側頭想了一瞬,就立刻想明白了是為何。

——是在莊子上,抓住那些相互絆倒的山匪的那個晚上。

她在如海的竹林清香中,聞見了這繚人的、略帶苦澀的木香。

這木香獨特,叫人難以忘卻。

如今一聞,倒是勾起了顧菀一直埋在心底的一點疑問:景州山匪一直是朝廷的心頭之患,便可見其行事之風狡詐。

何至於在一個泥溝裏面跌倒,相互踩踏撞暈?

只可惜她問得晚了一些,沒叫莊子管家去檢查一下,那些人身上是否有被打暈的痕跡。

眼前又浮現出肅王躍下時格外利落的身影。

顧菀不覺咬了咬唇,心頭轉過猜想,卻又被壓了下去。

這滿京城的人都知道,如今聖上聖體略有不安,即將到來的滿城風雨中,惟有肅王謝錦安是瀟瀟灑灑置身事外的。

因他一無母妃外祖家幫襯,甚至要被往事連累;二無出色的本事,文武方面皆是平平。

若說有何地方格外出色的……那就只有容貌。

肅王,的確是格外矜俊雋美。

帶著勃勃的少年意氣,有撲面而來的耀目朝氣。

想到這,顧菀的心頭略略一頓,不由垂下眼簾,將目光重新凝在折扇上。

竹骨金邊,遠遠瞧去便很是顯眼。

是和主人一樣的招搖貴氣。

外間傳來走動的腳步聲。

顧菀將折扇收回袖中,擡眼望去,便見琉璃走了進來。

不待顧菀開口問詢,琉璃就行至床邊,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

“大小姐方才才回來呢,只是坐的不是咱們國公府的馬車,連進來也是從側門那兒進的呢。”

“奴婢瞧著,大小姐回來時神情是高興的,但眼睛紅了一圈,明顯是哭過的。”

“而大小姐這幾日佩戴的並蒂蓮荷包,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