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訓練(第2/4頁)

這些附加的要求,其實都是增加訓練難度,同時盡量在訓練中模擬實戰。讓海盜球員們在比賽中面對各種復雜的情況也可以做到穩定有效的傳控。

這種訓練對於如今的胡萊來說,卻正是他所需要的。

因為可以極大增加他的傳接球能力。

胡萊的傳接球能力其實不差,但是距離馬德裏海盜的要求還有段距離。

因為在利茲城的時候,他善於搶點射門的特點被克拉克發揮到了極致。克拉克並不需要他頻繁傳接,而是要求胡萊往前多搶點,多得分。

配合利茲城一往無前的速攻戰術,胡萊根本也不需要在中前場要有多好的傳接球能力,夠用就行,他不是利茲城進攻的發起者,也不是組織者,他是終結者。

他只需要不斷磨煉自己的射術和搶點能力,成為利茲城陣中最鋒利的一把刀就行。

事實上他也做到了。

只需專精一事的他將自己的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利茲城憑借他超級高效的得分能力,笑傲英超,連續拿下英超冠軍和歐聯杯冠軍。他本人也成為了英超金靴和歐聯杯金靴。

有人批評克拉克戰術單一,就只知道重度依賴胡萊。

利茲城看起來似乎是進攻火力強大的球隊,但其實攻擊實力卻非常孱弱,全靠胡萊一個人。

如果胡萊狀態好,他們就能進很多球,也能贏球。

如果胡萊狀態不好,那他們就啞火輸球。

所以那些人的批評倒也不無道理。

不過小球隊利茲城哪有什麽資格挑三揀四呢?

手上有一把趁手的兵器不用到極致,還想要什麽?

難道非要把兵器扔了,然後給對手說等我練好拳腳功夫,打好基礎,再來和你們戰過?

只怕是在神功練成之前,早就死翹翹了……

不過克拉克並不需要開發胡萊進球以外的能力,並不代表胡萊他自己也不需要進步。

一個只會進球的中鋒固然很厲害。

可是上賽季在英超聯賽中,在遭到對手有針對性的限制之後,他過於依賴隊友,並且進攻手段單一的問題也被暴露了很多出來。在聯賽中只打進二十一個球,從數據上來看表現確實是下滑了的。

如果胡萊滿足於做一個利茲城時期的自己,一把鋒利的刀。

倒也沒有太大問題。

但胡萊不滿足。

他希望能夠繼續進步。

否則他為什麽要離開各方面都很舒服的利茲城?

如果可以,他可以一直呆在那裏。直到……因為球隊實力下降,他的進球數也開始跟著下降。等那個時候他再想要進步,已經定型,恐怕難有寸進。

最終泯然眾人矣。

所以要出來,至於具體去哪兒,他沒考慮過。反正只要出來了,總比留下來強。

結果來了馬德裏海盜,跟著帕羅蒂訓練了幾天後。他發現自己應該是來對地方了。

豪門各有各的風格,戰術打法也不完全相同。

馬德裏海盜確實是可以讓自己得到提升的。

帕羅蒂的馬德裏海盜講究傳控,速度固然重要,卻不是一味提速。

這就意味著胡萊不能像以前那樣要麽沖鋒在前,要麽埋伏在中鋒旁邊,他需要更深入的融合到球隊的整體戰術體系中。

他需要不斷和隊友用傳球來建立聯系,他甚至要成為這個整體戰術體系中的一份子。

這對他的傳球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再只是能夠把足球傳準那麽簡單了,而是要在幾乎沒有控球空間的禁區附近,在被逼搶的情況下,迅速把足球準確傳給隊友。

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因為誰都知道,傳球成功率這個東西,越是在無人幹擾的情況下,成功率就越高。

所以在中後場的傳球成功率非常高,而一旦進攻推進到進攻三區,成功率便會急速下降。

那裏逼近防守方的球門,防守一方必然會嚴防死守,不給進攻方球員更多的傳接球空間。

足球說白了,場上雙方二十二個人,看起來似乎是在爭奪那個直徑約二十二厘米的足球,但其實是在爭奪那個長一百零五米,寬六十八米的空間,而爭奪空間又需要時間,所以足球是爭奪空間和時間的運動。

如果胡萊是一個無法在對方禁區附近拿球的球員,那麽他的未來就總歸有限。

因為他面對強敵,拿球就丟的話,久而久之便不會有人把球再傳給他了。

他不能總指望自己正面朝著球門,然後搶點射門得分。

這麽好的機會在比賽中實在是太少了。

一場九十分鐘的比賽踢下來,前鋒做的最多的其實還是不斷跑位接應、接球傳球,尤其是回撤。

能夠正對球門接球那真是很稀罕的時候,大部分時候他們是背對進攻方向拿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