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漢,如閃電一般歸來!(第2/3頁)

壞處也有,那就是你不能違背漢天子的意願,不能不給漢天子足夠的面子,你要是讓他覺得他的面子被你損傷了,那你就要等著強悍的軍隊前來找你麻煩了。

漢天子不會隨意出手,但是每一次出手都會要你命。

而西域地區原先的那些實力稍微強一些的猴霸王們雖然比較蠻不講理,但是他們沒有一戰滅國的能力,大家本質上都是菜雞互啄,談不上什麽威震西域,各自的體量畢竟有限。

所以漢帝國的回歸,帶來的那種傳統的秩序,會讓一些願意聽話的小國感到輕松、愉悅,而對於一些想要挑戰傳統秩序、打造新秩序的中大型國家來說,就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了。

比如目前距離最近的焉耆國,那就是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挑戰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志向和實際操作的國家。

他們過去就聯合匈奴、北匈奴和漢帝國作對,殺死過兩次西域都護,殺死過數千漢軍,被漢帝國的勢力多次報復、剿滅,卻始終沒有滅國。

面對強大的漢軍威脅的時候,他們倒也能低頭做小,可是當漢帝國實力衰退的時候,他們就又可以了,又能夠擡頭做人了。

就比如這一次,漢帝國退出西域秩序十余年,他們已經把過去的三個小弟收拾的服服帖帖,逼迫三個小弟向他們繳納賦稅,聽從他們的號令,所作所為一如當年漢帝國的所作所為,大有統合諸國建立起焉耆國霸權的意思。

結果焉耆國王龍獷沒想到漢帝國的勢力才退出去十幾年就卷土重來了。

當年涼州之亂沒過多久,他就得知漢帝國內亂的消息,後面過了一兩年又得知涼州之亂平息,還擔憂了一陣子,懷疑漢帝國就要卷土重來了。

但是並沒有。

漢帝國的勢力從此沒有再深入西域,只有蒲類國和鄯善國那邊會有一些漢帝國的商品和消息傳出,說是一個漢帝國宗室劉備平定了涼州之亂,但是他沒有經營西域的想法,而是繼續東向爭奪中原權力去。

漢帝國內部出現了很大的混亂,他們無暇向西了。

多方打聽確定了這個實施之後,龍獷才終於確定漢帝國短期內回不來,西域將成為強者的樂土、弱者的墳墓,於是決定了焉耆國的霸權戰略。

他開始率領部下四處征戰,東征西討,多次對過去的小弟展開攻勢,脅迫他們放棄漢帝國的秩序,轉投入焉耆國的秩序之中,找回當年被支配的恐懼。

該說不說,車師國國王那邊給出的訊息是比較準確的,焉耆國人確實善於戰鬥,沒什麽法度,但是戰鬥力很強,且打造兵器的能力比較強,所以對付周邊三個曾經的小弟,那是一打一個準兒,沒幾年功夫,就重新成為了地區霸主。

龍獷志得意滿,覺得自己很快就能恢復曾經焉耆國的榮耀了,並且著手準備吞並墨山國、危須國和尉犁國,增加人口和可以動用的兵力,然後進一步東征西討,擴大國家疆域,最後達成一統西域、和漢帝國分庭抗禮的目標。

目標很大,執行力也很強,周邊三個國家對他無能為力,連車師國也曾遭遇到他的威脅,對他頗為忌憚。

但是此番漢帝國重返西域戰略開始執行,讓龍獷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他意識到如果不能跨越漢帝國這個障礙的話,他的霸主戰略就永遠無法實現。

先人的霸權戰略在班超的操作之下一敗塗地的歷史他牢記在心,不只是他,自那之後歷代焉耆國王都不曾忘卻那一段屈辱的歷史。

抗爭失敗,喪權辱國的歷史深深在龍獷心中留下印記,他憎惡漢帝國的霸權,自幼立志達成自己的霸權,恢復祖上的榮耀,要讓漢帝國付出代價。

好在漢帝國終有衰弱的時候,他趕上了好時候,黃金十年的發展期讓他達成了第一步計劃——收獲三個小弟,可以從小弟身上吸血來發展自身,讓自身變得越發強大、富裕。

第二步,就是吞並三個小弟,正式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但是就在這第二步計劃走上正軌的前夕,漢帝國回來了。

黃金十年過去了,漢帝國重返西域了,他們帶著強悍的軍力,剛回來,就把車師後國給滅了,王族全給屠了,傳首四方,讓大家想起了曾被漢帝國支配的恐懼。

是的,焉耆國有稱霸的志向,有不願意服輸的志向,但是與此同時,焉耆國也曾經被漢帝國打敗、征服、淪為孫子一樣聽命辦事的小國。

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帶給他們的不單單是仇恨,更有恐懼,恐懼和仇恨交織在一起,使得龍獷為首的焉耆國統治集團對漢帝國重返西域的消息非常的糾結,不知道目前到底該怎麽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大變局。

以漢帝國的體量他們要重返西域的話,絕對能重新獲得西域霸權,而焉耆國根本別想著反抗,除非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將三個小弟全部吞並,吸收消化他們的力量,再來對抗漢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