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科舉時代快要來了(第3/3頁)

看來,是時候接受老爹楊彪的建議,回家鄉成婚,娶妻生子,然後開始好好的培養自家孩兒,讓他能夠盡快的適應接下來的殘酷的競爭社會了。

畢竟未來,他這個父親能夠留給孩兒的,就是聰明的腦袋和豐富的經驗,還有艱苦學習知識的那一些些的小竅門。

科舉時代快要來了,考試和努力決定一切的時代快要來了,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可能門楣的意義就沒有那麽大了。

嗯,至少在一段時期內,是這樣的。

楊修和陳群已經意識到了新時代的到來不可避免,並且正在認真的思考自己應該怎麽做才能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獲得利益。

然而更多的人似乎還沒有意識到新時代即將席卷而來,他們還在按部就班的過著自己的生活,並且順著劉備那邊不斷公布的消息,得知目前朝廷的最新動向在什麽地方。

試圖從這個最新的動向上獲得一些簡單的利益。

而眼下這個時期,朝廷的最新動向在什麽地方呢?

交州。

這是目前這段時間以來整個朝廷最多討論到的詞語和地方,根據最新的情報顯示,交州日南郡郡守法正成功幫朝廷談了幾筆不錯的生意。

其中之一是和青州的幾個縣談起來的,據說和瓷器、漆器以及絲織品有關系,有些人很想購買大漢的這些豐富的物產,青州的那幾個縣可以為此賺一筆錢。

不過更重要的是,那些來自五六個國家的商人還想向朝廷購買足夠多的鐵鍋和蜀錦,根據法正的講述,這些商人不缺錢,但是缺好貨,他們非常需要這些好貨,只要貨好,價格不是問題。

法正認為,朝廷完全可以把足夠多的鐵鍋和蜀錦出售給他們,只要他們出得起錢,要多少,給多少,不含糊。

如此一來,日南郡的費用,交州的費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補全,對於朝廷所需要的一切應該也是一種補強,不是嗎?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朝廷的大部分部門都沒有說話的資格,只有戶部和少府有資格參與進來。

劉備登基以後設定朝廷的權責範圍,規定鹽和蜀錦歸少府,鐵器歸戶部。

這一點,劉備也是多多少少需要考慮到甄儼的想法,那鹽鐵事務說到底也是人家一手在管理,建安年間,這事情都是他在管理,總不能因為他做了戶部尚書,就把他原先的職權給全部拿下吧?

所以,劉備選擇把鐵務全部交給甄儼來負責,少府就繼續負責鹽務和蜀錦、蒲桃酒之類的,依然是劉備的個人小金庫。

這一次對外貿易涉及到了蜀錦和鐵,自然需要戶部和少府一起搞個聯席會議,和劉備一起商量一下這個事情是否可行。

對於對外發售蜀錦這個事情,劉曄當然沒什麽意見,這是增加收入的好事,根據法正所說的,那幫外邦商人甚至願意出黃金的價格來購買蜀錦,可見對蜀錦的推崇。

蜀錦這種奢侈品本來就不是什麽人都能買得起的,買家有限,而產量卻節節攀升,如果不能盡快尋找到更多的買家,就必須要限制蜀錦的出售數量,以免壓低蜀錦的價格。

要說起來,劉曄也是郁悶。

蜀錦那麽好的東西,數量越多,應該越高興才是,可誰知道劉備搞得生產方式改革大大增加了技術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蜀錦的產量快速提升,五年翻了三倍!

而與此同時,市面上對蜀錦的追求量卻在不斷降低。

原因很簡單。

那些渴望用蜀錦來打點門面、裝逼的家夥們,被劉備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的割掉了。

作為蜀錦最大買主的群體,早已成為了劉備的刀下亡魂,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