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科舉時代快要來了(第2/3頁)

就目前來說,茶葉產量還沒有跟上來,劉備設在雒陽周邊的茶葉工坊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等茶葉能夠穩定產出之後,他就會把茶葉作為重要的軍用物資引入軍隊之中。

而嶺南地區的開發狀態進入正軌之後,他也會加大糖類作物的種植,並且會穩定的向軍隊提供充足的糖類制品。

而對於正在埋頭幹飯的陳群和楊修來說,他們只知道面前的美食實在是人間珍饈,如果不好好享受,就是極大的犯罪,他們並不知道劉備砸錢辦大食堂是算了一筆很宏觀的經濟賬的。

算來算去,大食堂的投入雖然多,但是投入產出比卻是出奇的高,雒陽朝廷的工作效率的節節攀升,幫助劉備在度田令之亂後快速穩定了天下局勢。

兩個月,前後兩個月,天下局勢就穩定了。

而在此前,劉備剛剛登基、開創新的規制的時候,他可是加班加點,帶著內閣的人猛幹了三個月還要多,整個朝廷混亂了五個月才漸漸適應了新規矩,開始執行新的政令。

前後一對比,中央大食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群和楊修目前並不清楚劉備是怎麽算這筆賬的,他們就知道今兒中午的炸雞塊實在是太好吃了,鮮嫩多汁,一口咬下去,外殼酥脆,雞肉軟嫩,鮮美的肉汁在嘴裏炸開,實在是無上的享受。

一整個上午的疲憊就在此刻一掃而空,他們忘卻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了美食的享受之中。

然後陳群就趁著楊修和身邊同僚說話的時候偷偷夾了一塊他飯盤中的炸雞塊,一下子塞到嘴裏,造成既定事實,讓楊修就算反應過來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楊修確實不知道該怎麽辦,盡管他知道這是陳群幹的,但是炸雞塊已經被陳群吃下了肚,這限量供應的炸雞塊是他的最愛,每三天才能吃到一次,現在還少了一塊,所以他恨不能把陳群的腦袋給擰下來。

不過他終究沒有做這樣的事情。

弘農楊氏的門第要高過潁川陳氏,所以楊修覺得自己的修養也要比陳群好一些,不能因為一塊炸雞塊就和好朋友鬧矛盾,但是他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於是當他和陳群一起返回內閣,看到自己的桌案上堆著的那堆政務小山的時候,他就果斷把這堆政務小山還給了陳群,看著陳群目瞪口呆的表情,楊修感到從心底裏油然而生的一股子愉悅。

比吃了炸雞塊還要愉悅。

他不顧陳群愕然的眼神,把政務還給了陳群,無視他可能需要加班加點甚至熬夜辦公的可能,從他桌上拿走了劉備的計劃書,繼續研讀。

在下午的政務送來之前,他讀了三遍。

然後楊修深刻的意識到劉備的這套改革方案如果真的實現的話,士族作為一個協助統治者而存在於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的壟斷團體將徹底失去存在的價值,統治者將再也不需要士族的存在了。

統治者可以自己設立學校培養學生,生源來自五湖四海,又如何需要士族以一己之私而培養出來的家族傳承人呢?

如此一來,弘農楊氏就真的沒有回到過去的那一天了,不管他如何努力,他的後代也不可能穩穩繼承他的一切。

因為只有爵位可以傳承,職位是不可以傳承的。

不管父親的地位多高,能傳下去的只有爵位,只有經濟地位,而沒有權力。

科舉制度之下,權力的傳承變得非常的不穩定,世代為官成為一種學霸的象征,若想要得到帶有權力的職位,首先就要通過科舉考試,然後一樣需要從基層的集體農莊代表開始做起。

年輕人們需要慢慢向上攀爬,努力工作,爭取立功,或者幹脆徹底的熬。

這對於那些農家子弟當然是重大利好,甚至可以說是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的存在,但是對於陳群和他楊修這種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味毒藥。

但是,他們有不吃這味毒藥的可能性嗎?

應該是沒有的。

所以忽然間,楊修明白了為什麽劉備要把這份文件第一個透露給陳群知道,而自己或許也只是劉備計劃中的一份子而已。

其實,這真的挺讓他感到無奈的,但是他沒有辦法,當前這個天下大勢,已經容不得他繼續做什麽妄想了。

至於之後的九品官人法,楊修沒有過多的注意,他只知道這是對科舉制度的配套設施,更多的配套設施一定還在設計之中,只是劉備還沒有說出來罷了。

楊修擡頭看了看正在埋頭苦苦處理政務的陳群,忽然間,一股子笑意湧上心頭,他忍不住的笑了出來。

他把那份劉備的文件收好,放在了陳群的桌子上,沒有打擾到今日注定要加班熬夜處理政務的陳群。

他的確還是個年輕人,但是在內閣工作的那麽多年來,他早已被磨練出了不錯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嗅覺,他能夠敏銳的察覺到時代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