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節 攜手(第2/3頁)

“戶部的情形弟子雖然不知道,但是也知道那都是條條框框設定死了的,每年就那麽些田賦商稅,應付九邊開支都是捉襟見肘,您這個戶部右侍郎又有多大意義?而且戶部左侍郎肯定是來自閩浙或者南直的士人吧?定下來沒有?”

馮紫英老練讓官應震越發感觸,“喲,你就這麽確定?”

“難道鄭大人要致仕?”馮紫英見官應震嘴角帶笑,略微有些意外。

在他看來,鄭繼芝也是湖廣人,如果官應震擔任戶部右侍郎,那麽湖廣派在戶部的力量就太強大了,左侍郎肯定會是江南士人,可北地士人在戶部這裏邊一無所獲,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你倒是把這些算得清楚啊。”官應震淡淡地道:“為師會出任南京戶部左侍郎。”

馮紫英一愣之後,迅即大喜,“原來官師先前是在嚇唬弟子啊,恭喜官師,弟子現在心就踏實了。”

之前馮紫英也就一直在想,如果官應震真的出任戶部右侍郎,而鄭繼芝這個戶部尚書可能就有些危險了,因為在這等重要的部門裏,湖廣人占據兩個位置,而江南或者北方士人其中有一方一個都沒有,那是說不過去的。

可以說像吏部、戶部、兵部這三大部和都察院、大理寺這五個部院寺,每個部都必須要有北方士人和江南士人各一名,也就是說,尚書、左右侍郎或者都禦史和副都禦使、僉都禦史,或者大理寺卿和左右少卿裏,基本上都是由北方士人和江南士人都要有人,而且要相對平衡,至於其他倒不一定。

所以像戶部出現兩個湖廣人而沒有江南士人或者北方士人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那就屬於例外了,嗯,若是禮部、刑部或者工部或許有此可能,但戶部當不會,所以馮紫英才以為是不是鄭繼芝要致仕,戶部尚書和左侍郎要分別用江南士人和北方士人來占據。

官應震也是驚訝於馮紫英對這等事情的敏銳和觸類旁通,小小年紀卻對這等官場上的平衡操作之道了如指掌,委實讓人感慨。

馮紫英倒沒想到官應震有如此大的觸動,前世中幾十年的官場生涯已經讓習慣於自動帶入各種角度思考。

在當下北方士人隱隱有永隆帝支持,而江南士人依然勢大且太上皇與江南士紳關系復雜交織的情形下,讓北方士人和江南士人在朝堂中形成一個相對平衡,再讓湖廣派這個小派系,或者西南、兩廣這等無足輕重地方的士人,在其中作為緩沖無疑是最為穩妥之舉。

現在官應震出任南京戶部左侍郎,這樣一下子形勢就明朗了,說明內閣和皇帝已經取得一致意見,官應震鐵定會以南京戶部左侍郎來負責開海之略。

這也是應有之意,在南北兩方在誰都對誰不太放心的情形下,一個湖廣士人裏負責,無疑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

官應震雖然和齊永泰交好,但是同樣他也和葉向高關系不錯,所以選擇他來負責開海之略最合適不過。

“哼,你心裏踏實了,可為師心裏卻不踏實了。”官應震冷哼了一聲,“首輔大人對你把東番之事納入進來很不滿意,認為你這是不顧大局,不分輕重緩急,夾帶私貨,乘風兄也是此意,你如果不能給為師一個滿意說法,為師斷不能讓此事幹擾大局。”

“呵呵,官師,這等事情何須如此緊張?”馮紫英輕描淡寫地道:“我和齊師也說過了,不過是順帶之舉,弟子可以保證不會讓朝廷多花心思錢糧,五年時間便能給朝廷交出一個年產三十萬石的肥田沃土來。”

官應震大吃一驚,下意識的上下打量馮紫英,良久才又恢復了平靜的神色,“紫英,在我面前說這般大話可以,但若是傳了出去,被人拿住把柄,那就會惹出是非來。”

“官師不信?”馮紫英胸有成竹。

在全面收集了龍遊商人和江右安福商人在雲南和鄖陽的拓墾情況之後,馮紫英之前對如何解決東番問題的最大障礙也終於找到了鑰匙。

鉆天洞庭,遍地龍遊,這話馮紫英早有耳聞,但是沒想到龍遊商人和江右安福商人居然還有拓墾的傳統。

雲南姚安和湖廣鄖陽拓墾都留下了龍遊和安福商人很深的印記,只是馮紫英無法理解這些地方官員怎麽就這麽懼怕這些商人的拓墾。

開中法煞費苦心就是要把山陜商人吸引到邊地商屯,現在人家龍遊和安福商人自己出錢雇人來開發偏遠落後之地,這些地方官員居然擔心人家聚眾滋事難以控制,可以想象得出這幫官員的素質能力有多麽低劣,也可見前明朝廷的心理防範和恐懼有多麽糟糕。

一旦開海,東番便成為聯結大周與日本之間要地,同時也是兩廣閩地北上京師的咽喉所在,而且馮紫英也清楚東番之地有多麽富饒,金砂、沃土,當然難度也不小,當地還處於原始狀態的土著,濕熱氣候帶來的時疫,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