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2/2頁)

不過,徐懷現在決定要從歇馬山往南開辟一條通往隨州的捷徑,鹿台大寨也將成為控扼南線的一個關鍵節點,這邊的防禦體系不僅不浪費,甚至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南嶺通道打開之後,這樣至少能保證隨州的物資能源源不斷運抵玉皇嶺,而不畏小股敵軍有能力切斷。

更何況玉皇嶺附近也是他們最為重要的軍馬牧養繁殖基地,徐懷還打算在這裏成立正式的牧馬監專司其事,此外徐懷還打算在鹿台大寨正式設立巡檢司,負責防禦、防盜及軍民事務。

楚山置縣以來,徐懷就想著在桐柏山裏多置巡檢司,作為鄉司衙門,將縣衙以下的地方事務從宗族手裏收過來,但之前三個月他都率部在外作戰,現在回到桐柏山,卻是可以去推進這件事了。

徐武富死後,其宅有相當一部分附屬院子分出去,安置立有戰功的族人,但建築最為精美、奢闊的主宅,乃是前後五進的大院落、左右各有組院,最後還是保留下來。

接風午宴就安排在主宅,看著寬敞的院落,徐懷就跟徐武江他們說:“鹿台要增設一鄉司,就可以放在這裏署理事務,沒有必要耗費錢糧另建——對了,說及新設鄉司,這個巡檢使人選,我看徐勝叔便可勝任,你們以為怎麽樣?”

石門嶺巡檢司、周橋驛巡檢司以及將要設立的玉山巡檢司,乃是桐柏山東西的門戶,以軍事防禦為主,徐懷要武將兼領巡檢使,但鹿台、十八裏塢等腹地所設立的鄉司,以經濟民生為主,還要考慮跟牧馬監、鐵礦監、金監等監司結合起來任命。

現在山裏財力有限,每一分錢糧都要省得花,可用的人手也有限,鹿台巡檢使與玉皇嶺牧馬監司事以及金砂溝金監司事,徐懷就想著使徐勝一人兼署。

徐勝也是當年從靖勝軍歸來的老卒,雖說桐柏山匪亂期間,他與周景等人都選擇觀望,並沒有第一時間立場鮮明的站出來,但徐氏牧養規模能在近二十年裏進一步壯大,近乎壟斷淮源、泌陽等地騾馬市,徐勝居功最大。

桐柏山匪亂之前,徐武富甚至擔心徐勝會威脅他的地位,早兩年就對其進行打壓、排擠;徐勝這幾年在徐氏也不如意。

當然了,徐勝當初的猶豫及觀望,其實跟徐武磧潛伏太深關系很大。

徐懷既然能重用周景,當然也不會嫌棄徐勝。

“徐勝當然能夠勝任,不過這邊用徐勝任事,武良做什麽,不會專用他負責采金之事吧?”徐武江好奇的問道。

“采金監也並入鹿台鄉司,由徐勝叔一並兼署,武良叔跟我們回淮源,”徐懷說道,“我計劃將工房分設左右經承院,武良叔專司其一!”

金砂溝開采砂金,在溜槽法基礎上,又結合船采及龍骨水車提水,每月差不多有近三千余貫錢的金砂采出,但受到地形的限制以及溪底淤沙資源限制,短時間很難再大幅提高,後期主要就是保持穩定開采。

而淮源接下來的一個工作重點,是擴大兵甲軍械的鑄造、生產。

雖說大越立朝以來,不禁民間生產五兵,路司也基本都有兵器作坊,但真正的兵甲鑄造力量還是主要集中在汴梁。

朝廷專設東西攻城作、器甲所、萬全作坊、弓弩院、弓弩造箭院、鞍子作、斬馬刀所等機構,負責禁軍武備的生產制造。

汴梁一旦陷落,大越最為核心的兵甲軍械制造體系就會被徹底的摧毀掉,路司州縣當然也可以重新組織匠工生產制造,但當中多半會經歷一段時期的混亂。

兵甲能否及時供應,對江淮地區能否有效組織防線,又極為關鍵。

桐柏山田地有限,自然資源裏可供大規模輸出的都相當有限。

雖說將來養軍糧餉可以名正言順的找京西南路等路司討要,但錢糧受制於路司,徐懷與楚山大營很多時間就不可能再任性妄為,不得不受制於路司。

想要盡可能減少、甚至徹底擺脫路司的鉗制,那桐柏山就需要有獨立從外部換取糧食及其他資源的能力。

徐懷想著將工房分左右經承院兩部,左經承院繼續負責當前的道路開辟、屯田墾荒以及營寨建造等事,在鑄鋒堂原五兵鑄造的基礎之上,依托十八裏塢鐵礦及冶煉場,新增工房右經承院。

徐懷也打算將白澗河西岸的原淮巡檢司軍寨拿出來,專司軍用兵甲戰械以及民用鐵器的鑄造、生產,一部分用於滿足桐柏山內部需要,一部分往外輸出,換取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