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趕在最後一次催稿之前(第2/3頁)

克羅斯又看了看陳舟,問道:“那個,你昨晚沒睡?”

陳舟點點頭:“昨晚思路太多,一不小心,就天亮了。”

克羅斯頓時無語,這也太一不小心了吧?

頓了頓,克羅斯又問道:“那,結果怎麽樣?”

陳舟沉默了一下,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說道:“從牛頓的理論,在宏觀天體的預測中,取得巨大的成功開始。人們就試圖將這種思想,推廣到了微觀領域。”

“只不過,這一宏觀的理論思想,卻並沒有在微觀領域裏,取得同樣的成功。即使在後來,經過了一系列的修修補補,這種微觀模型也還是被放棄了。”

“就算這是人們篤信千年的確定性理論,就算這是以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大佬的理論,奠定的物質運動規律在微觀領域的模型。”

“人們也還是一樣,對其進行了最無情的嘲諷和拋棄。因為當上帝開始擲骰子時,人們似乎再也無法把握世界的本質……”

說到這的陳舟,喝了口小米粥,然後看了看克羅斯。

克羅斯此刻的表情,倒是挺有意思的。

因為他不知道,陳舟說這番話,是個什麽意思。

誠然,上帝開始擲骰子時,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骰子落地的會是哪一面。

可不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才有了科學研究嗎?

想到這的克羅斯,似乎有些明白陳舟想說什麽了。

而陳舟,在把小米粥咽下去後,又繼續說道:“我們不能說,這種最無情的嘲諷和拋棄,是不對的。因為這次,上帝的骰子落在了量子理論這一面。”

“就算是愛因斯坦終其一生,也無法接受這種骰子的落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量子理論是人們認識微觀世界的鑰匙。”

“當然,在研究天文尺度的星體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依然占據了核心的位置。這兩個理論,也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被物理學家們認為是堅固的基石。”

“只不過,這世上,除了數學公式外,哪裏有什麽堅固的基石?當黑洞被發現後,物理學家們又變得窘迫起來。”

“一方面,黑洞具有極高的密度和質量,是相對論大展拳腳的地方。另一方面,黑洞又是極度的微觀存在,它必然受到量子理論的制約……”

聽到這,克羅斯雙眼炯炯有神的說道:“但是,這兩大最傑出的科學成就,在黑洞領域進行交鋒時,卻在黑洞內部得出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人們要麽被迫放棄一個理論,要麽被迫接受,還有比這兩大理論,更基礎,更本質的理論!這種能夠將兩大理論的沖突,調和到一起的終極理論,也就是大統一理論!”

陳舟看向克羅斯,微微一笑:“沒錯,現代物理學的聖杯,大統一理論!”

克羅斯猛地擡頭,緊盯著陳舟,有些激動的問道:“你是不是已經研究到了大統一理論?”

“那倒沒有……”陳舟搖了搖頭,但緊接著又說道,“不過,作為量子場論征服物質大統一理論的先鋒,楊-米爾斯規範場論的問題,我倒是快要搞定了。”

克羅斯微微一愣,他臉色的激動神色,不減反增。

大統一理論,就是為了尋找一個統一的框架,將自然界存在的四種基本力,統一到一起。

而量子場論便是物理學家們,試圖拓展量子理論來實現最終的大統一理論,而發展來的。

並且,從量子場論誕生起,就呈現出關於人們,認識物質圖景的最深刻的見解。

其中,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便正如陳舟所言,是量子場論征服大統一理論的先鋒!

也是物理學界邁向大統一理論的第一步!

只不過,這個第一步,卻有一個關鍵性的數學難題。

那就是質量缺口假設。

也就是千禧年大獎難題中描述的質量間隔假設。

這個問題的由來,便是在用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統一電磁力和弱力,或者是強力時,遇到的一個棘手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楊-米爾斯方程的經典版本,描述了以光速傳播的零質量波。

然而,在量子力學中,每個粒子都可以被看作一種特殊類型的波。

因此,“無質量”成為這一問題的症結所在。

後來,對於弱力,人們通過建立電弱理論,引入希格斯場,來避免無質量性。

隨後,關於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的,漸進自由的重要性質的發現,則導出了把強力包含在內的唯一的量子場論。

也就是量子色動力學的前身。

在推導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之中,也就誕生了這道千禧年大獎難題。

人們需要證實楊-米爾斯方程的一個解存在,並確立解的一種特殊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