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報告會的意義(第3/3頁)

學術和科研,本就是需要創新的領域。

往大了說,還不止科研。

如果凡事都求個墨守成規,穩穩當當去做。

對於新鮮血液的補充,采取過於慎重態度的話。

那這個創新,又該從何而來呢?

年輕人是有等待的時間,可這個時間,也不該在有機會的時候,被無視掉吧?

剛才反駁何弘蘊的話,陳舟自然不是單純的為了反駁,才說出來的。

他確實有著這方面的考慮。

沒錯,他陳舟的的確確,可以作為華國學術界的一張名片。

可是名片之後呢?

還有什麽?

這樣的學術界,當真能夠朝著更好地方向去發展嗎?

答案,肯定不能。

學術的繁榮,或可因一人,而得一時繁榮。

但若想一直繁榮,卻遠遠不止一人之力。

收起思緒,陳舟拿起手機,撥通了高結的電話。

開始交代這次報告會的事。

高結對於陳舟的決定,也有一些詫異。

但隨著陳舟的講述,他很快就明白了陳舟的意思。

高結並沒有多說什麽,只是跟陳舟保證,一定會認真準備。

有高結這句話,陳舟也就放心了。

高結是那種很“悶”的人。

這種“悶”,指的是話不多,但做事極為認真負責。

掛斷高結的電話,陳舟又撥通了克羅斯的號碼。

相較於高結,克羅斯就顯得跳脫了很多。

他一方面保證著自己肯定好好準備。

另一方面,又在確定陳舟會不會在現場。

顯然,他是想找個堅強的後盾。

陳舟倒也沒隱瞞,將自己的安排,全部告訴了克羅斯。

克羅斯聽完,心中頓時松了口氣,連連表示道:“那就沒問題了,我肯定發揮出自己200%的演講天賦!”

陳舟沒理會這家夥,直接便掛斷了電話。

事實上,陳舟選擇高結和克羅斯的原因,還有一個。

這個原因,也和何弘蘊先前所想的,截然不同。

何弘蘊是認為,克羅斯是一名外籍教授,在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物理學盛會上,是不合適的。

但陳舟卻認為,正因為克羅斯是一名外籍教授,他與高結的同場報告,才更能顯現出這場報告會的意義。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樣的信號,是能夠促進華國學術界與國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的。

當然了,陳舟並不知道何弘蘊的想法。

也幸虧何弘蘊沒有說出來。

安排妥當之後,陳舟收起手機,繼續進行著自己多項任務的研究。

……

就在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過公告和邀請函的方式,正式確定舉辦報告會的事宜時。

距離華國遙遠的歐洲,此刻正有一幫人,腦袋瓜子生疼。

這幫人不是別人,正是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的評獎委員會成員。

沒辦法,他們的計劃,又被陳舟給打亂了……

這已經是連續兩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被陳舟的研究成果,給打亂原本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