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想做個聽眾

“接受”按鈕。

“宿主已確認接受挑戰任務!”

“僅以告知宿主以下消息,挑戰任務一經接受,需完成整個挑戰系列任務!”

“挑戰任務與各學科任務有牽連,但卻單獨存在,互不幹擾!”

“挑戰任務的完成機會,只有一次!”

“如挑戰失敗,則宿主將失去任何挑戰任務的機會!”

“請宿主珍惜時間,奮勇向前吧!”

隨著陳舟選擇按下那個紅色的“接受”按鈕,系統提示音也再度響起。

顯示屏上挑戰任務的相關信息,當即隱去,繼而浮現出一系列的提示消息。

“機會只有一次嗎?”陳舟喃喃自語道,“這樣或許才更有壓力吧?”

這是陳舟第一次遇到這種限定完成時間,還明確告知機會只有一次的任務。

但是於他而言,既然已經選擇了接受,那就去做就行了。

系統有告知權,但他卻沒必要太在意。

只不過,陳舟挺好奇的是。

如果他真的沒有完成,除了失去挑戰任務的機會,還會有什麽事情發生?

這沒有損失的任務,到底代表了什麽?

陳舟又看了一眼顯示屏上的提示消息,心中思緒萬千。

他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基礎科學的停滯了。

系統對當前世界的科學發展,有著遠比所有人類,更為清醒的認知。

所以,從它這裏確定的事,基本上是不會有錯的。

以前,陳舟在剛踏入學術研究之路時,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

尤其是在研究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之後,他對基礎科學停滯這件事,更有了深入的認知。

就拿陳舟自己來說,他原本是打算在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返回華國,加入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的。

這也是他在CERN接觸到尋找重中微子的實驗後,認知考慮過的事情。

但是陳舟在回國之後,卻改變了這個想法。

而是選擇了直接進入高能所,自己組建粒子加速器的實驗團隊。

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陳舟在對整個中微子領域的研究,對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進行了了解之後。

他發現,大亞灣那裏的研究進度,或者說可以從事的研究,是無法滿足他的預期的。

誠然,大亞灣核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一項值得華國人驕傲的實驗。

但是,在運行了這麽多年以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的適用性,已經不能滿足中微子領域的研究了。

這才有了在前兩年被提出來的江門中微子實驗。

江門中微子實驗,就是為了接棒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才被提出,並開始建設的。

並且,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已經在計劃退役了。

頂多再服役兩年,就會在完成科學使命的情況下,光榮退役。

這一點,雖然是陳舟的猜測。

但是後來,陳舟與王貽淓的交流中,也是得到了確認的。

所以,如果說陳舟仍然選擇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的話,那他很有可能,將無法取得現在的研究。

至少,參與到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後,陳舟的思路肯定不會與先前一樣。

而會轉變到核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這條線上來。

那樣的話,已經服役多年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既然在王貽淓等人的手中,都沒有新發現,憑什麽到了陳舟加入,就能利用已經被挖掘的差不多的實驗裝置,去發現新的成果?

陳舟可不覺得,自己能夠憑空造物。

而且在那樣的情況下,陳舟很有可能,需要等到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的建設完成。

但是,這裏面的時間成本,未免太大了。

再加上江門中微子實驗建造的目標,以及整個物理學界,在中微子實驗上的目標,都是以十年二十年計的。

而這個目標,還只是他剛解決的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內容。

這可不是陳舟所希望看到的。

畢竟,一個人的時間,實在太有限了。

即使陳舟年輕,他也不願意將時間成本,花在這個上面。

而基礎科學的停滯,不也正是因為時間的有限嗎?

如果忽略一些無法驗證的猜測,事實上,基礎科學停滯的原因,大概可以歸結為兩個東西。

一個就是時間,也就是人類的壽命。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各個學科領域的劃分,也變得越來越細致。

知識的總量,同樣也在飛速的增加。

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學習起來的時間成本,也跟著在飛速增加。

這個世界上,可沒有幾個是像陳舟這樣的,21歲就博士研究生畢業了。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某一學科領域,開始進行科研工作時,至少都得在博士研究生學歷或者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