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因論文而癱瘓的網站(第2/3頁)

主要是這個課題的論文,所涉及的層面,實在是有些過多了。

在以往其它研究機構的實驗中,最多也就是驗證一個內容。

可他們倒好,一下子幹掉了別人未來20年的研究內容,還是一籮筐打包的。

所以,這個論文撰寫的工作量,是真的一點也不少。

當然了,陳舟也不會做一個甩手掌櫃。

畢竟,最終的成果,全靠論文來呈現的。

他肯定是需要進行嚴格把關的。

事實上,陳舟之所以能夠這樣安排,而不是自己親自負責。

也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克羅斯,已經被他的“開小灶課堂”,給調教的差不多了。

在一定程度上,陳舟覺得,克羅斯對這個新模型理論的理解深度。

應該是除他之外,這個世界上,理解最深的一個了。

所以,陳舟才能夠放心的,去交給克羅斯他們。

而他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將課題小組的下一個研究課題,給定下來。

這半個多月,就陳舟自己而言,雖然沒有再爆肝研究。

但是,收獲還是不少的。

一是楊-米爾斯方程和規範場論的研究,已經步入了正規,正式開啟。

二是,在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結束之後,粒子加速器這塊的研究,他也理出了兩個大致的方向。

一個方向是,順著打開的物理之門,繼續在新領域裏,不斷深耕。

另一個方向是,把中微子相關課題的未解決部分,全部搞定。

因此,陳舟也打算,將現有的課題小組,分成兩個小小組,分別針對這兩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

而兩個小小組的負責人,則分別由克羅斯和高結擔任。

其實,陳舟更希望的是,這兩人可以脫離出去,自己去申請研究課題。

但是兩人給他的回答,卻都是,還希望跟著他,再多學點。

既然這樣,那陳舟就只好自己想辦法。

把這兩個因課題湊在一起,跟“夫妻”一樣,每天在一起待到半夜的男人,給分開了。

這也才有了陳舟所想的兩個研究方向,兩個研究小小組。

當然,最終的兩個研究方向,肯定是要碰頭的。

兩個研究小小組,也遲早會組合在一塊。

這兩位整天膩在一起的男人,也終究還是會相遇。

畢竟,在整個大的研究方向上,都是朝著中微子領域,更深層次的探索。

或者說,是朝著粒子物理學領域,更深入的探索。

安排好論文的撰寫工作後,陳舟自然也就順手的,將後續的研究方向,給講了講。

不用多說,在座的每位研究人員,一下子又找到了方向。

這就是跟著大佬的好處。

對於陳舟所確定了兩個研究小小組,每個人也都沒有什麽意見。

唯一的就是,有人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又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先前課題小組的成員選拔,還是有一些不好的影響的。

主要就是說,陳舟這個人,一來就仗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身份,開始挑人,不合規矩。

再者,有不少人,是沒有進入這個課題小組的。

現在,這個課題小組解決了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研究,再分成兩個小小組的話,是不是又會引起一些人的覬覦?

只不過,這些想法雖然在心裏冒出來了,他們卻沒有跟陳舟去說。

不管怎麽說,這些已經不是他們能夠,參與到裏面的了。

而且他們也相信,陳舟有能力,也有辦法,去應對這些事。

研討會結束後,陳舟又掏出了一樣東西,給了留在會議室裏的克羅斯和高結。

這東西不是別的,正是陳舟自己搭建的論文框架。

這也是陳舟出於保險考慮,在這段時間提前完成的。

拿到這份文件的克羅斯和高結,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默契地沖陳舟保證道:“大佬,頂多一周時間,我們把論文交到你手上!”

“好。”陳舟對此倒是並沒有多說什麽,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

反正論文的質量,還有他來最後把關。

離開高能所後,陳舟又回到燕大,繼續著自己有規律、有節奏的學習和生活。

一周時間,轉瞬即過。

這期間,克羅斯和高結他們,花了四天,便把論文給撰寫完成了。

其後,他們便按照陳舟的意見,開始修改論文。

直至陳舟滿意為止。

在修改論文時,克羅斯和高結才第一次感覺到,陳舟原來是這麽變態。

因為一點小小的實驗細節,陳舟都沒有放過。

一點微小的敘述錯誤,陳舟更是直接指出。

一如他將傑波夫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那般,陳舟在學術上,有著一種追求完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