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帶來靈感的人(第3/4頁)

陳舟現在覺得自己就是這樣。

楊依依的無心之言,或許能夠給他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良久,在楊依依已經坐在書桌前時,陳舟緩緩動了。

他倒沒有急著去草稿紙上大書特書。

而是看了一眼手中的草稿紙後,緩緩把它們放回了書桌。

然後,又挑挑揀揀的拿起了關於膠球實驗課堂的草稿紙。

走到楊依依的書桌前,陳舟把草稿紙遞給她,輕聲說道:“依依,你先看看,有沒有什麽建議。”

楊依依伸手接過草稿紙,認真的看著。

雖然她不知道剛才的陳舟在想些什麽,但是面對陳舟的話,她肯定不會拒絕。

陳舟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

代數幾何領域的那個難題,驗證起來,不算太麻煩。

即使他的想法,遠比楊依依的建議要多。

那也不過只是兩三天的事。

相比於代數幾何領域的這一難題,陳舟覺得膠球實驗課題上的難點,楊依依可能提出的建議,才是真正的更具有建設性。

畢竟,LIGO是如何觀測到引力波的?

韋斯教授的最大貢獻是什麽?

就是引力波的探測方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物理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各學科之間也是有著很大聯系的。

陳舟便想要從“探測大師”的弟子手中,尋找到膠球的合適探測方式。

等到楊依依看完後,她也明白了陳舟的意圖。

轉頭沖陳舟笑著說道:“LIGO可是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和你們SLAC觀測膠球的方式,可一點也不一樣。”

陳舟倒不是不介意的說道:“那沒關系,我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

“嗯……那好吧……”楊依依說著,又看了一眼手中草稿紙上的內容。

說實話,她對陳舟的研究方式,一直十分驚嘆。

現在握在手中的這些內容,也一樣令她感嘆不已。

雖然她是從陳舟那裏學到的同樣的方法,但是相比起來,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孩子。

而陳舟,是巨人。

過了片刻,楊依依說道:“原理什麽的,我就不說了,和你說一下LIGO探測器的一些特點吧。”

“好。”陳舟點點頭。

原理什麽的,確實也不需要楊依依再過多介紹。

陳舟先前就自己了解過。

畢竟,自己女朋友的研究內容,多少還是需要關注一點的。

“LIGO在兩個站點建造有三台探測器,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建有雙臂長度分別為4千米和2千米的兩台探測器,而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建有一台雙臂長度為4千米的探測器……”

“LIGO的防震系統能夠壓抑各種震動噪聲,真空系統是全世界最大與最純的系統之一,光學器件具備前所未有的精確度,能夠測量比質子尺寸還小一千倍的位移!”

“電算設施的高超功能足以處理龐大實驗數據,最佳靈敏度已經達到10的數量級。在S6科學探測時,其激光功率從10瓦特提高到30瓦特以上,探測範圍可擴大8倍!”

“其後便進行了‘先進LIGO’的升級計劃,激光功率從初始版LIGO的10瓦特提升至200瓦特左右,探測頻帶下限從40Hz延伸到10Hz,靈敏度比初始版LIGO高出10倍!”

“這意味著LIGO能夠探測引力波的距離比先前高出10倍,探測範圍也擴大1000倍以上,能夠探測到的可能引力波波源比先前多出1000倍!”

“至於在具體探測時,LIGO所選擇的探測頻帶往往在……”

楊依依的聲音雖然平淡,但是隨著她的講述,陳舟的腦海裏開始核算這些數據所代表的具體意義。

所謂的參考性,也在這些具體意義之中。

實際上,探測方式的最直接體現,往往取決於探測儀器的靈敏性。

能夠達到儀器靈敏度要求的探測器,才是最合適的探測器。

“此外,位於意大利比薩附近的處女座幹涉儀,也就是VIRGO是一架雙臂長度為3千米的地面激光幹涉儀,參與了S5的最後部分探測工作,VIRGO也具有和LIGO相媲美的靈敏度。”

“這台幹涉儀現在正在進行‘先進VIRGO’的升級工作,從韋斯教授那裏得到的消息是,在升級完成後,會正式加入LIGO,和現在的兩個探測器共同運作。”

“到時候,三個探測器應該能夠更加準確地給出引力波波源的位置……”

雖然說到後面,楊依依說了一些題外話,也算是她的一些期待。

但是這給了陳舟一種新的靈感。

那就是靈敏度的提升,通過探測儀器的增加,能夠具體實現?

在陳舟思考間,楊依依又說道:“你現在想要找到的膠球探測方法,是肯定和引力波探測方式不一樣的。”

說完之後,楊依依停頓了兩秒,又繼續說道:“但是膠球探測器,或者說高能物理實驗研究,需要的是粒子加速器和探測器及其它設備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