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3/3頁)

積石軍西南六十裏至洪濟橋,北周年間置洪濟軍鎮(今共和西南),哥舒翰置金天軍。金天軍西南一百五十裏,為黃河九曲這個優良牧馬地的最西處,也是天寶年間的國朝邊界。

積石軍,四通八達,說一聲交通中心不為過。而且國朝曾在此屯田,如今城內還有不少居民,有佛寺,商貿、百工還算可以。

此地,當駐軍!

“盧嗣業,記一下。”黃河北岸,邵樹德突然說道。

親兵又搬來了案幾。

“積石軍規制為步卒五千、騎卒三千,分駐積石軍城、洪濟橋。”

“河源軍規制為步卒五千、騎卒三千,分駐臨蕃城、石堡城、長寧橋。”

“暫駐於此,日後若有需,再行調整。”

臨蕃城就在青唐城以西數十裏,當大道,可駐兵數千。

石堡城(今哈拉庫圖城)在白水軍西南六七十裏的一條河對岸,附近有石城山,崖壁峭立,三面險徑,只有一條盤曲道可上,易守難攻。

開元十七年置振武軍,管兵千人。二十九年陷於吐蕃,吐蕃人稱之為鐵仞城。天寶八載克復之,更名為神武軍,後又更名為天威軍,增加戍卒至兩千余人。

“積石軍、河源軍一萬步卒、六千騎卒,為我控制鄯、廓二州之支點。”邵樹德說道:“四鎮精兵萬人,加快速度揀選。若不情願,或有人敢作亂,自當討平之。”

“陰山蕃部,這麽多年了,也該進獻一次勇士了。遣人給五位巡檢使傳令,臘月之前,我要見到黨項、突厥、回鶻、契苾、藏才五部精騎三千,連同忠勇都三千騎,打散混編,補入河源、積石二軍。”

一年百余萬頭牛羊的收益呢,還有數十萬人口。鄯、廓二州,養這些兵綽綽有余。

“盡快交給信使發出去!”邵樹德一揮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