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

光啟元年六月初二,邵樹德率軍返回了靈州。

經略軍、義從軍直接從定遠軍那邊渡河,返回夏州。靈州無事,身邊用不著這麽多兵馬了,減輕一點後勤壓力也好。

路上會順道去下庫結沙一帶,那邊的一些部落與河西黨項破醜部關系密切,上次還被嵬才蘇都告過黑狀,這次好好料理一下,收取點財貨。

李劭幾天前抵達了靈州,還帶來了最新消息:今年前五個月,沙陀軍再接再厲,從昭義河北三州賣了千余戶百姓給馬行,另外繼續有軍士和百姓家屬遷入綏州,亦超過千戶。

這兩千多戶人,銀州刺史宋樂直接拿走了一半,繼續充實當地戶口。理由言之鑿鑿,即大帥一旦對北方用兵,銀州勢必要承擔相當部分的錢糧開支,必須有更多的人口和田地。

隨著不斷有軍士家屬在綏州拋售田地、房屋,搬到夏州去居住,綏州人口持續下降,銀州再發展幾年,保不齊就後來居上,超過綏州了。

對了,夏州幾乎每個月都有軍士家屬、關中人才湧入,導致人口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了一萬一千戶,計五萬七千人。邵大帥手底下足足有三萬五千兵馬,若是每個軍士都把家搬到夏州,再加上手藝人、官員、商人、讀書人等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未來三縣之地怕不是要擠上二十多萬口。

雖說政治中心就這個樣子,但持續膨脹以至超過當地農牧業產出承載力,變成一個入不敷出的地方,似乎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新來的移民中,還有五百戶被分到了宥州長澤縣,租種當地新開辟的三百頃軍屬農場。剩下的不到六百戶屬於軍士家屬,歷盡千辛萬苦而來,早早安排到了夏州。

兩千多戶人,就此被瓜分一空,邵大帥心心念念的靈州開發大業正需要人呢,結果夏綏銀三州竟然給分了?

不能等了!立刻下令,下半年遷來的,軍士家屬自然繼續往夏州安排,其余民戶全數安排到靈州,且重點在回樂、靈武、宏靜、懷遠四縣,以充實當地人口。

“李使君,多年未見,一向可好?”靈州節度使府外,邵樹德親自將李劭迎了進來。

“休要喚某使君了。”李劭搖了搖頭,苦笑道:“在晉陽之時,怎也未想到邵帥能走到今日這個地步。又這般年輕,怕也只有李克用一人可比了吧?”

“李克用掌天下名鎮,某如何能比?”

“邵帥無需自謙。”李劭道:“這些時日,某也四處走了走,夏綏經營得好生興旺啊!邵帥這番本事,卻是李克用之輩萬萬難及的。且還多了一份仁愛之心,令百姓安居樂業,這便很不容易。”

“這份基業不是某一個人的,大家可共享富貴。”邵樹德說道:“某已表李使君為朔方節度使,想必朝廷不會為難,今後還望使君助我。”

“邵帥何苦將老夫推到這火坑上?”李劭道:“某聽聞李侃李大夫亦有意朔方節帥之位,何苦與他相爭,都這把年紀了。”

李侃若來靈州,那才壞事了呢!邵樹德心裏暗哂,這個職位就不能給武夫。

“還望李使君助我。”邵樹德誠懇地說道。

“敢問邵帥要老夫做些什麽?”

“興農、興牧、興教、興工。”

李劭想了一會,道:“此需要民戶。”

“某來想辦法。”

“亦需人才。”

“某手中亦乏人才。李使君但可自辟,某無不準。”

“如此,老夫便勉為其難吧,也算為子孫開一開路。”李劭道:“老夫這可是把寶都押邵帥身上了。”

“哈哈,定不叫使君失望!”

“對了,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邵帥。綏州那邊有消息,言野利部在山中發現了鐵礦,其地曰茶山,不知多寡,但應是好事。”

邵樹德聞言一愣,繼而恍然大悟。

一直以來,他始終覺得後世西夏的鐵礦是在靈州,所以此番西征,求得鐵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現在想想,夏人在夏州設立管理冶鐵的專門機構“鐵冶務”,是西夏主要的鐵器、兵器制造之所,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啊。

原來,西夏鐵礦,竟然在橫山之中!這卻是自己陷入思維誤區了。

不過前陣子靈州蕃部那邊也有人說,賀蘭山中有鐵,黨項萬山部時采之冶煉,如今又得聞橫山之中有鐵,這就是意外之喜了!

靈州要組建定難六州的第三個冶鐵、制造專門機構:靈州都作院,地點就設在懷遠縣。人手先從綏州、夏州兩院各抽調一點,再在本地募人當徒工。一開始的要求不高,能修理器械就行,慢慢來。

以前定下的吸引外地匠人過來開辦鐵匠鋪的政策不變,甚至打算擴大到其他各個行業,如紡織、印染、木工、營建、陶瓷等行業,一概給予前五年免稅、後五年商稅減半的優惠,以吸引人才過來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