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賀喜陛下(第3/4頁)

可歷來,科學的進步,固然靠一些底層的匠人推動,可實際上……自工業革命以來,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卻大多都出自貴族和富商的家庭。

這倒不是這些人比底層的子弟更加聰明。

只是因為,絕大多數尋常的百姓,一日三餐尚且艱難,為了溫飽,不得已每日機械式的做著苦功。

而研究和發明,很多時候,雖出現了設想,卻是需要一次次實驗的,在成功之前,根本不可能帶來任何的利益,哪一個尋常人,可以承受這樣的時間成本?

恰恰是貴族和富商的子弟,他們本身自幼就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與此同時,他們對於科學的認知,未必是來源於生活的壓力,而很多時候,只是純粹的出於對科學的興趣,這也是他們推動自己不斷深入研究的動力,在實驗的過程中,他們也樂於去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哪怕有一些研究,甚至只是無用功,可失敗也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問題就在於此,眼下工匠的輕賤,是不可能讓任何富商以及貴族子弟去接觸工學的,哪怕稍有任何的興趣,也一定會被人果斷阻止,因為這對家族而言,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改變大家的觀念,使某些匠人,成為人們所敬仰的對象,只有如此,才會有人開始立志,成為那些大匠一樣的人,名垂青史。

與其將時間,過多地花費在不感興趣的弓馬還有四書五經上,不如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推動科學的進步上。

哪怕這種進步十分微小,而一旦進入了良性循環,對整個天下所帶來的收益,卻也是無比巨大。

於是張安世接著道:“所以臣以為,聖君之下,士農工商,無分良莠,這些俱都是陛下的子民,凡是對我大明有大功者,都當受賞,而獲罪者,自然當誅。”

此言一出,朱能幾個,面上還是笑嘻嘻的,他們顯然對這些話,不甚感冒。

可隨來的兵部尚書金忠,卻是詫異地看了張安世一眼。

金忠當然清楚,張安世又開始‘胡言亂語’了。

這些話,只怕讀書人聽了,不免要覺得刺耳。

好在金忠也不是讀書人,他是測字算命出身的術士出身,所以張安世倒沒有罵到他的頭上,將他與工商並列。

朱棣卻是眼裏放光,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張卿家的意思是……這些匠人,也該受賞。”

張安世也不知朱棣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明明他說的是……人不應該以職業來區分貴賤和好壞。

不過……張安世對此樂見其成,於是道:“陛下他們立的功勞,何足掛齒……”

“這若是何足掛齒,那麽朕的眾勛臣,都要汗顏了。”朱棣氣定神閑地看著張安世道:“張卿說的對,應該報功,張卿擬一份功臣簿子來,凡是牽涉此物者,送至兵部,兵部該當封爵或賜世職,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張安世卻是目光炯炯地看著朱棣,道:“陛下,這算是軍功嗎?”

軍功者才可封爵。

張安世覺得還是先爭奪這個定義權為好,一旦定義為軍功,那麽……就名正言順了。

朱棣倒也大氣,豪爽地道:“這樣大的功績,當然算是軍功,有了這個,軍功豈不是唾手可得?”

張安世道:“臣代他們,謝陛下恩典。”

朱棣看向兵部尚書金忠:“依朕看,可擬一個匠人立功的章程,凡有匠人對我大明國計民生都有功績者,當以功績予以賞賜。”

金忠笑呵呵地應了,他求之不得呢,至少有了這機槍,他這兵部尚書,便可高枕無憂了。

朱棣心情很好,正事說完,便道:“來人,教人燒制野物,預備晚膳,今夜在此飲酒作樂,慶祝張卿得了頭名。”

眾人紛紛稱萬歲。

朱棣卻依舊興致勃勃,而另一邊,丘福卻已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帳篷裏。

他當即提筆開始修書,這書信是送往朱高煦的,丘福與朱高煦有過命的交情,當初朱高煦想要爭儲,丘福幾乎是竭力支持朱高煦。

雖然最後朱高煦失敗,可對於丘福而言,這份交情還在。

此時得知有這麽一個玩意,便立即意識到,這對遠在安南的朱高煦有著莫大的幫助。

那個小子在安南總教人不放心,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稍有什麽閃失,便可能喪命,現在這機槍乃是香餑餑,看著就知道制造不易,得趕緊讓人通知朱高煦,趕緊向張安世求幾門去,有了這東西,那還不是大殺四方?

另一邊,卻是寧遠侯何福悄悄地回了自己大帳,也開始提筆奮筆疾書。

何福的女兒,嫁給了趙王朱高燧做王妃,現在自己的女婿和女兒還在爪哇呢,雖有書信送來,都說一切都好,可何福卻一丁點也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