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財源廣進(第2/5頁)

朱棣是個脾氣來得快,也去個快的人,看朱高燧態度不錯,臉色也漸漸緩和了一些,便又道:“這些日子,多來宮中走動,好好陪一陪你的母後,還有你的皇兄,你大病的時候,他為你牽腸掛肚,你也該多去看看他。”

朱高燧忙道:“遵旨。”

朱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接著拍拍他的肩,臉上難得的用著父親對兒子的關切,道:“哎……兒子長大了,是該讓你自個兒去歷練了。”

說著,朱棣露出了落寞之色,終究……還是有感情的。

朱高燧也顯得失落,卻還是道:“兒臣一定幹得不比二兄差。”

朱棣點頭:“去吧,去吧,朕也該歇一歇了,今日一驚一乍的,攪得朕頭痛。”

他轉過身,揮揮手,像趕蒼蠅一般。

張安世便和趙王朱高燧一齊告辭。

等出了殿,朱高燧卻慎重地朝張安世道:“救命之恩,感激不盡。”

倒是張安世笑道:“不必啦,不必啦,我還有事,趙王殿下,下一次,我再去拜訪。”

說著,張安世顯得心急火燎的樣子,竟是一溜煙的快步出了宮。

而在這宮外頭,早有一群護衛在此候著張安世。見張安世一出來,立即有人牽馬上前。

張安世翻身上馬,毫不猶豫,揮起鞭子:“駕……”

……

“你是說……”

此時,姚廣孝正邊說邊皺著眉,他接著道:“這張安世……竟是想打火耗的主意?他膽子不小啊。”

這裏是內城的一座小寺廟。

這個時間點,晚霞已經帶著溫和的光芒露了出來,天色已是不早了。

姚廣孝乃是僧錄司的主官,而且隨時可能接受皇帝的召見,所以平日的時候,他不得不在內城的小寺裏下榻,只有忙裏偷閑的時候,才回他的雞鳴寺老巢去。

現在在這座小寺裏,雖處鬧市,卻是格外的幽靜。

今日他這小寺裏,迎來了一位客人,正是剛剛下值的兵部尚書金忠。

金忠的表情有點誇張,道:“是啊,當時老夫嚇了一大跳,這家夥……真是不知死活,這是要跟天下百官作對,這樣的人,不會有好下場的!難怪這幾日,我看張安世印堂發黑,原來如此,我料這小子,不日就有血光之災。”

姚廣孝倒是微笑道:“阿彌陀佛,你這老驢,怎好這樣咒人?張安世終究還是孩子,不知這其中的深淺。我佛慈悲,貧僧最見不得這樣的事。哎,別提他啦,別提他啦,他要死……也別讓貧僧看見。”

金忠顯然不打算就此打住,道:“話說回來,這事若是能辦成,當真是功在千秋。”

姚廣孝氣定神閑地道:“成不了的,這樣激烈的變革,所遇的阻力,非同凡響。當初那王安石,不過只是小小的修補,虎口裏奪一丁點食,也沒落到什麽好。何況是這樣呢?”

金忠苦笑道:“人人都說不愛銀子,人人卻又愛錢如命。人人都說春秋大義,可人人都只曉得趨利避害。世上的事,壞就壞在這滿口的荒唐言,滿腹的名利心上頭。”

姚廣孝瞪他一眼道:“你這是在罵誰?”

金忠卻是道:“誰是這樣的人,老夫便罵誰?”

姚廣孝皺眉皺眉,最後幽幽地道:“善哉,善哉。”

金忠反而顯得有幾分沮喪起來。

他不過是區區一個看相的術士出身,可謂身份卑微。

可偏偏自己尚且都能看到的上策,唯獨卻被那些滿口仁義之人反對。

雖說他早就看破了世情,可真正目睹種種怪狀,卻還是不免意難平。

只是這些,又無法找人排解,唯一能訴說一二的,也只要眼前這個和尚了。

姚廣孝自是知道金忠所思,卻顯得無動於衷:“你啊,終究還是沒有看破,你是什麽事都想幹,什麽事都想成。這固然是好,可你沒有三頭六臂,天下可有處處心想事成的事?”

“貧僧跟你就不一樣,在貧僧看來,人這一生,只要辦成一件事,便足以慰藉平生了。這件事,貧僧已經辦成了,此生已無遺憾,唯有一件教貧僧牽腸掛肚的事,恰是死後能否燒出什麽舍利來,可惜……到那時,貧僧永遠看不到了。”

金忠老臉一紅:“我非是想處處心想事成,事事遂我心意。只是……看到那官吏兩頭吃,一個個肥的流油,實在不過眼罷了。”

姚廣孝道:“看不過眼,就遁入空門吧,遁入空門之後,只要接受了眾生皆苦,人生下來,便是要來遭罪的,一切成空,心也就寧靜了。”

金忠鄙夷地看他一眼,冷笑道:“你這和尚,在外頭的兇名是大,實則卻是鼠輩。”

姚廣孝沒有氣憤,只是微笑以對,不置可否。

卻在此時,一個小沙彌突的匆匆進來道:“安南侯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