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救市

縱觀A股歷史,股市一直都是跟大規模的救市如影隨形,遠至滬深股市開業之初的2億元馳援深交所,近至2008年的印花稅下調以及新股停牌。

而這一次,隨著14個交易日的大跌,暴跌之下,很多公司為了規避風險,紛紛選擇停牌。至7月8日收盤之時,上證指數已經跌至3501.19點位,創業板指數更是跌至2364.76點位。

而截止至今日,兩市停牌個股已經達到了1429家,占據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A股上演了千股停牌的歷史奇觀。

無論是老股民亦或是新入場的韭菜,A股6月15日至今的表現都可謂是刷新了各自的認知,股票居然能夠如此之跌,停牌也能夠如此隨意。

大規模救市已經勢在必行了,其實從7月4日開始,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換當中。

這其中包括政府開始入場托市,命令券商直接注資救市並且暫停IPO。

中證金等公司也從銀行系統當中獲得上萬億元的流動性支持,成為救市主力;同時中金所則持續出台限制股指期貨的交易措施。

財神爺支持國有金融企業增持,同時國資委也要求央企不得減持,甚至不準分析師發表負面評論,如申萬宏源之前那樣的報告已經是不可能再發出來了。

而某部甚至派人進駐券商機構,嚴懲惡意灃空這樣的舉措。

除此之外,還有證監會的兩條救市措施,一是限制上市公司股東以及高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二是要求已經減持的大股東以及高管增持股票,共克時艱。

保監會也響應救市號召,鼓勵險企投資股市以及舉牌。7月中旬,保險機構持續凈買入股票和股票型基金,金額達1122億元。這也為後來險資頻頻舉牌、滑向“野蠻人”埋下了隱患。

所有的事情都像是命中注定。

7月8日,收盤之後,顧君浩向已經歸位的五名交易員說道:“買到多少了?都建倉完成了嗎?”

“按照老大的吩咐,都建倉得差不多了,只有一只股票還差一些。”許漸青說道。

“差一點的話明天接著買就是了,按計劃建好倉位,之後你們按比例分配資金操作。”

“好的,又有事做了,開心。”許漸青咧著嘴說道,其他人見許漸青這麽說,也都笑了起來。

老實說,本月一號來上班,也沒什麽事,老大不在,自己等人又沒有建倉權限,所以每天也是無所事事的公司各種閑逛,偶爾盯著一下大盤。

由於中車散戶出事所引發的巨大社會效應,政府於7月4日開始出手救市,不止是各大機構,包括一些在股市名氣較大的散戶以及私募機構都接到了通知。

君實資本目前可操作的資金包括君實二號,公司自有資金以及顧君浩個人資金在內的雖然僅有35億元左右,但這35億資金背後卻有著無數散戶在觀望。

自6月15日以來,君實二號清倉的消息在市場當中廣為傳播,後續一系列的股災也證明了顧君浩的判斷,這導致在股災當中顧君浩的名氣越來越大,已經達到了一個出圈的地步。

大牛市背景之下,實力加上運氣賺到大筆的利潤並不算難,但能夠完美的躲過股災,本人以及旗下基金毫發無傷,這種能力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了。

本就已經在圈內名聲日顯的顧君浩因為這一次騷操作完美躲過股災,也導致他本人以及君實資本官方賬號粉絲快速上升。

個人以及官方賬號之下,每天都會有粉絲前來打卡,詢問股災何時能夠結束,這讓幫助顧君浩操作賬號的李欣愉哭笑不得。

按35億元的資金體量,顧君浩是沒有資格受到官方關注的,不過其君實二號凈值曲線卻代表著大量散戶的信心,只要顧君浩一日不重新建倉,這一批人就不會入市。

所以顧君浩也接到了當地監管部門的電話,隱晦性的暗示他可以買點股票了,不要老是讓旗下基金保持在零倉位的狀態下,起碼要讓他看起來有些波動。

對於這種要求,顧君浩自然是不能拒絕的,雖然明知還會繼續下跌,但該買還是得買,所以顧君浩也緊急結束了休假,於7月5日早間返回北倉。

回到北倉之後,顧君浩沒顧得上休息,直接來到公司,著手布置7月6日開盤的建倉計劃,此時許漸青等人已經在交易室當中等著了。

4日接到電話之後,顧君浩就已經通知過許漸青等人星期天要來公司加班。

周末,君實資本一部分留守人員在看到顧君浩突然出現在公司之後,心下一驚;之前許漸青五人來公司加班,還沒覺得有什麽問題。

這會兒正在休假當中的老板卻突然出現在公司,還是在周末,那就有點不一樣了。

“臥槽,老板突然回來了,這是股市見底了嗎?”大家各自盤算著顧君浩回來的用意,不過也不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