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崩盤的幾大要素

自6月15日以來,短短九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包括日線,周線在內的各大趨勢線均全部跌破,跌幅高達23%以上的上證指數更是各大均線均下穿60日生命線。

自6月15日市場傳出降杠杆的風聲以來,然後從數據上顯示,兩市融資余額並未馬上下降,6月15日至6月18日期間,即使是大盤連續暴跌,但兩市融資余額每天仍然保持在凈增加狀態。

截止6月18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高達2.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6月15日至18日的暴跌並未去除多少正規的杠杆增加。

這一段時間,更多的是以清理場外配資為主,而融資業務真正的拐點則是6月19日,當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減少了55.5億元。

這是自6月5日以來,兩市融資額度首次減少,端午節後,融資余額減少金額進一步擴大,本周四個交易日累計準備少848.8億元。

然而,相較於兩市仍然高居不下的融資余額以及大部分場外配資而言,減少的這些金額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造成股市大跌的原因倒也不單單只是杠杆資金過大的原因,除著A股今年以來的一路狂奔,大漲行情當中賺得盆滿缽滿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以及高管已經在高位套現,逃之夭夭了。

今年可謂是A股史上減持潮最為猛烈的一年,就連匯金這種在上個月末都大規模減持手裏四大行的股份,更不用說無任何社會責任感的大部分私營企業了。

連續兩周大跌之後,各大機構也開始變調,從前期的唱多言論發現到現如今的A股中期可能需要休息言論,其中申萬宏源的言論在顧君浩看來最接近於準備。

申萬宏源改變論調,認為A股在一輪大跌之後,七月份或許會有所反彈,而在這反彈當中,公募機構極有可能逐步減倉,之後將進入到一個較長的休整過期,其時間甚至可能到12月份。

而針對連續性暴跌的股市所做出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股民認為滬指將繼續調整,市場已經從全面看到轉向全面看衰階段。

所以即便是有央媽在周末的緊急降息降準,還有如養老金入市,券商外接信息系統自查結束等利好之下,也不能阻止股指的進一步下跌。

在已經進入到技術性熊市的前提之下,只憑政策,不投入真金白銀,是沒有多少作用的,真正想要讓股市恢復信心,除了資金大筆買入,別無他法。

6月29日,星期一,滬市兩市早盤小幅高開之後開始再次全面走低,滬指盤中更是巨震超過10%,一日之內穿越400個點位。

煤炭,鋼鐵,券商,有色權塊成為砸盤主力,全天交易結束,滬指再度大跌3.34%,兩市僅有銀行以及機場航運兩個板塊翻紅。

創業板股票今日再度成為重災區,指數繼上周五暴跌8.91%之後,本周一再度大跌7.91%,一日之內失守2900,2800以及2700點位整數關口。

今日再度上演千股跌停的奇觀,十個交易日跌超千點的創業板成份股當中,今日超300支股票跌停。

作為前期爆炒的網絡安全,金融IC以及寬帶中國等概念板塊全數跌停;總結一句話,就是無論是散戶以及機構,都已經跌麻了。

受今日上證指數巨震影響,證監會盤中更是在某博上罕見的發文安撫市場場,而外媒則聲稱A股已經在考慮暫停IPO發行,以穩定當前股票市場。

一系列的反應,都已經充分表明,無論是管理層以及股民,都已經慌了。

6月29日晚間,繼央行雙降政策,72小時黃金救援之許正式開啟之後,證監會也宣告加入到黃金救援隊當中,相繼發布融資業務規模仍有增長空間,場外配資自查即將結束等消息。

此外匯金也宣布將耗資百億元申購四大藍籌ETF,短短九個交易日,從遏制股市到救市,可謂是非常戲劇化。

6月30日,星期二,本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頻繁的救市政策以及匯金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投入,A股於今日午後上演驚天大逆轉劇情。

早盤上證指數一度跌超5%,創業板指數更是一度跌超7%,午後除著藍籌股蕩氣回腸式的大拉升,滬深兩市三大指數以及個股紛紛上演大反彈劇情。

全天下來,滬指振幅再次超過10%,而創業板指數震幅更是達到了15%,不過跟昨日是不同,今日下午三大指數均走出大陽線反彈劇情。

上證指數盤中劇震超過400個點位,最低跌至3847點位,尾盤以5.55%的幅度報收在4277.22點位。

創業板指數從最低2485.46點位拔地而起,一日之內大漲6.28%,指數報收在2848.61點位,個股今日難得的紛紛上演漲停潮。

兩市漲停個股將近超過250支,自6月15日以來,漲停潮已經是很難見著了,今日算是給近期跌麻了的股民續上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