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舜王之志

話說盧象升見了老母親和妻子盧王氏以後,如何訴述離別之情不提。

第二天一早,他便神采奕奕前來拜訪張順,前來“交接文書”、“匯報戰況”。

當時,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什麽文書和戰況,不過是糊弄盧老夫人和盧王氏等人的必要流程罷了,以免被識破了騙局,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

張順有心向他打聽一下“五子衍宗丸”的滋味如何,只是這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只得作罷。

兩人寒暄了一陣之後,卻也無話可說,不由有幾分冷場。

張順正要尋個話題,不意盧象升稍微猶豫了一下,神情嚴肅的問道:“敢問舜王之志?”

“娶七八個婆娘,生一二十個娃娃,耕種百畝良田,居住千尺之宅,此生無憾矣,此乃我當初務農之志!”張順聞言笑道。

“及後來起兵,其實只是腦子一熱罷了。被官兵驅趕如喪家之犬,朝不保夕。當時,我不過求一日三餐之飽,一生平平安安,兄弟婆娘無恙足矣!”

“及本王占據河南府,野心方大了許多。我不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更多人而活,為天下而活!”

“不知盧先生以為,如今大明如何?”

“這……”盧象升不料張順會反問自己,有幾分遲疑道,“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治下雖有疥癬之疾,終究根基猶在。”

“哈哈哈……”張順聞言眼淚都差點笑了出來,指著盧象升道,“卿何其迂也!”

“自古以來無千年之王朝,亦無萬年之江山。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融天下之兵,鑄以為金人十二,以期千秋萬代。”

“不意始皇方崩,天下大亂矣,遂二世而亡!”

“至此以漢唐之勝,以晉宋之衰,天下不曾一統三百載矣!卿熟知大明國初之事,不知至今年歲幾何?”

“二百六十八載矣!”盧象升沉默了片刻。

他仔細回想了歷朝歷代的歷史,除非把西漢和東漢、北宋和南宋各自合並一處計算。不然自秦始皇起,確實天下無人坐擁三百年之江山。

“此其一也!”張順斬釘截鐵道,“其二,大明自萬歷時起,用兵不斷。先有萬歷三大征,再有‘奢安之亂’、‘遼東之亂’。”

“此二亂皆延綿數十載而不寧,隨即又天災人禍,饑民、亂兵復起於秦陜之地。”

“一時間如星火燎原之勢,遍及北方陜西、山西、北直隸、河南、湖廣及四川等地。”

“唯有山東尚無大亂,亦有白蓮教徒之流,蠢蠢欲動,亦不得安。”

“如今吾又割據河洛、南陽等地,猶如人之腹心為人所剜,豈能活也?”

“若僅以兵馬論之,大明所恃者,唯九邊精銳而已。遼東之亂,則意味著大明薊遼之事壞矣;陜西之亂,則意味著三邊四鎮之事壞矣。”

“除此二處,其余精銳,不過宣大而已。宣大之兵素弱,不及薊遼與三邊四鎮之兵。”

“更何況,即便實力相若,以一敵二,豈可得也?”

“這……”盧象升聞言不由大為震動。

雖然說前面張順論述了從來無三百載大一統王朝,但是如今大明才二百六十八載,其間稍有幾十年變化,許多人都過完一生矣。

可是,當張順分析起邊地情形,倒讓盧象升不寒而栗。

“大明龍虎將軍”努爾哈赤不過建州衛指揮使而已,而‘闖將’、‘闖王’、王嘉胤及‘紫金梁’皆是延綏邊軍出生,如果再加上西南永寧宣慰司奢安明、水西宣慰司安邦彥,此皆為大明之臣。

如今既然多處動亂,想必定是這三地大事兒壞矣,非一朝一夕所能剿滅。

若是一處壞事,可以說是偶然;若是兩處壞事,可以說是湊巧;若是三處俱壞,歷經萬歷、泰昌和天啟三朝,亦無可奈何,足見其中問題非大明君臣所能解之。

盧象升不由汗出如漿,連忙問道:“敢問舜王,可有解法?”

話一出口,盧象升就後悔了。此乃天下大計,舜王豈會輕信與他?

“此事易耳,以兵臨之,討伐不臣即可!”張順聞言笑道。

“啊?”盧象升聞言一愣,心道:這不是廢話嗎?大明要是能打的贏,還有你舜王今日?

“不過言戰容易,言勝難矣!”張順搖了搖頭道,“百丈之樹,死於根朽;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大明有今日之事,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盧先生文武雙全,當知有句話叫做‘工夫在詩外’。是以後人窮盡一生,難及李杜,非獨李杜才出後人,亦是詩外工夫不及李杜也!”

“今用兵之法亦如之。大明開國之初,騎不過五萬,鎧甲武器亦不及今日之盛。然而追亡逐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天下無敢禦之者,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