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任瑰回京(第3/3頁)

糧商們都清楚,嶽州那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所種出來的糧食肯定不止任瑰帶回來的這點,必然有大量的糧食收獲。

這些糧食走陸路運回來肯定不行,光中途的消耗就足以將糧價擡高數倍。

但嶽州的糧食不僅能走陸路,也能走水路。

可以通過漕運運抵長安,也可以運往大唐所有已經通了漕運的地方,而漕運運送糧食的成本遠比陸路要低的多。

所以等嶽州的糧食湧進市場,糧食的價格必有一降。

百姓們不用著急忙慌的屯糧了,糧商們手裏積攢的糧食不盡快撒出去,等到嶽州的糧食湧進市場,糧價會將的更狠。

也就是長安離嶽州比較遠,糧食運回來所需的時間很長,不然長安的糧價會降的更狠。

不過,長安糧價出現下降的趨勢,對百姓們來說是一樁好事,勛貴們早在裴矩去嶽州的時候就把手裏的存糧到賣出去了,所以市場的波動也影響不了他們。

所以,只有商賈們,以及那些做著糧食生意的小門小戶會在意這種事情。

而他們在長安城內也好,在長安城外也罷,都翻不起什麽大浪,所以沒人在意他們的態度。

任瑰將糧食運送到朱雀門的時候,司農寺少卿武士棱,率司農寺上下恭迎。

雖說任瑰在嶽州種出一年兩熟的水稻的成果跟司農寺無關,但司農寺就是管農事的,有好的農作物出現,並且已經種出了成果,那他們就得表示一下尊重。

在任瑰和武士棱互相客套過過後,蕭瑀、陳叔達又率領著百官一起到朱雀門門口迎接任瑰,代替百姓們、代替大唐,感謝任瑰的付出。

最後,任瑰被特許坐轎到了太極殿,獻上了上百車的稻谷,並且在滿朝文武的見證下被升為的宰相。

位列蕭瑀、陳叔達之下。

有發掘、推廣一年兩熟的水稻這種功績在身,任瑰升任為宰相,沒有人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