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阿吉,阿吉 :

漢陽別宮離京都不遠,大約一日馬程就能到。

二月初五的新月如彎鉤,懸掛在九天之上。不同於京都的繁盛熱鬧,漢陽別宮冷清寂寥,坐落在群山之巔,深夜裏甚至還能聽見野狼的嚎叫。

先帝晚年崇道,迷信修仙煉丹之說,特修了這座別宮作為修行辟谷之所。故而此處的殿宇和道觀很像,濃墨重彩的油漆、誇張的飛檐,還有隨處可見的青銅鼎、神仙壁畫,就連空氣中,似乎都殘留著陳年香紙氣。

郭太後並不喜歡這裏,不,應該說厭惡。

這個地方讓她想起先帝,那個貪色薄情,用“敬重發妻”這個虛偽至極的詞,來掩蓋他寡恩薄幸的男人。

她原本定給了秦王趙宣旻,沒成想太子使詭計,將她強奪了去。

一開始,她以為太子鐘情於她。慢慢的,她知道了,這個男人娶她,是因為她顯赫的家世,並看中了她閨中時賢良聰慧的美名。

可都已經成婚,再怨恨啼哭,也沒有用了。

曾經,她覺得憑借自己的聰明和有情趣,就可以和丈夫琴瑟和鳴。她的丈夫也確實對她很敬重關懷。

還記得那年,她剛剛誕下皇兒,可孩子未及三月就夭折。

她知道丈夫肯定十分難過,於是帶了湯羹,去勤政殿看他,和他說說話。沒想到他正和孫貴妃調笑,見她來了,立馬正襟危坐起來,裝作一副傷心之樣,勸她要注意身子,別太沉湎於痛苦。

她心裏雖有疙瘩,但想著,夫君還是心裏有她的,敬愛她的。

可不經意間,她發現夫君有些嫌惡地看了眼她臃腫的腰腹,轉而看孫貴妃的纖纖細腰時,唇角微微上揚,而孫貴妃紅了臉,含羞帶臊地咬住下唇,輕咳嗽了聲,似乎在暗示陛下,這裏還有外人。

隨即,那個男人假裝去翻閱奏本,一臉的苦悶煩躁,溫柔地對她說:皇後先回去吧,孫貴妃,你攙扶娘娘出門。皇後啊,你務必要好好調養,朕這裏奏折堆積如山,再不批閱,內閣那些老貨又得啰嗦了。朕晚些時候過來看你,咱們好好說會兒話。

等出去後,她就發現孫貴妃尋了個由頭,偷偷折返回勤政殿了。

從那一刻起,她恨透了這個虛偽好色的男人!

……

郭太後嘆了口氣,人老了,時不時地就會想起這些陳年舊事。

郭太後環視了圈四周,殿內因常年無人居住,有股子黴氣,拿香狠狠熏了兩天,還是能聞見。

她知道,自己在這裏待不了幾日。因為阿吉只是一時火氣上頭,跟她吵了幾句罷了,肯定會親自來接她回京。

瞧,兒子還是愛她的,今兒派人送來了厚軟的鵝絨被、新鮮的果蔬魚蝦……原是她不對,態度又強硬,傷了兒子的心。

郭太後蹙眉。

民間有句俗話,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如今她還沒落難呢,胡瑛就興沖沖趕來看她的笑話。那賤婢,竟穿起了明黃鳳袍、戴上鳳冠,在她跟前耀武揚威,說什麽宗吉總算明白過來,養娘再好,總歸和他沒血緣關系,到底是親娘好。又說什麽,姐姐您欺壓了後宮妃嬪一輩子,沒想到自己竟也有被打入冷宮的一日吧,這滋味如何呢?

她沒給那賤婢好臉色,當即命左右將胡瑛叉出去,嚴厲呵斥:哀家到底是先帝正宮皇後,當今慈寧宮太後,連皇帝都換得,更何況料理一個你。你要是再造次冒犯,哀家還有能力廢了你!

胡瑛又陰陽怪氣了幾句,如同戰勝了的將軍般,趾高氣昂的離開了。

郭太後冷哼了聲,罵了句小人行徑。

忽然,頭又開始疼了。

郭太後手指按著太陽穴,悶哼了聲。

這時,一個十幾歲的小宮女上前來,關切地問:“娘娘是不是不舒服?可是殿裏的氣味惹得您不適,奴婢再點些瑤英香來。”

郭太後秀眉皺成了個疙瘩。往日頭疼,總有裴肆過來按摩,而她念佛多年,李福知道她的心意,殿裏焚的多是檀香,哪裏點什麽輕浮的瑤英香。

“這裏不用你伺候了,全都下去吧,不要進來打攪哀家。”

郭太後厭煩地揮揮手,打發走所有下人。

這回出了李福的事,慈寧宮許多老人兒都被司禮監拘去訊問,現在留在她身邊的,多是些年輕丫頭太監,怎會知道她的習慣。

殿內清冷安靜。

郭太後心裏煩躁,便去拜拜菩薩,誰知找了半天,一根香都沒找到。婦人嘆了口氣,轉身朝書桌那邊走去,她喝了口熱茶,研了墨,潤了筆,又往桌上鋪了張宣紙,提筆在紙上寫了“李福”二字。

最近發生的事太過迅猛詭異,她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麽好端端的李福忽然會被緝拿刑訊?

前天她趕去去公主府,見了宗吉,翻閱了卷宗,總算摸到點端倪。

郭太後閉上眼,回憶當時看到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