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我們都能歌唱(第2/2頁)

這是何等的壯舉。

單靠荊小強一個人,天南海北的慰問演出,能達到這個規模嗎?

滾社不可能到處去軍營慰問,但這個對鵬圳打工人群的慰問,已經足夠詮釋溫暖了。

文章最後也強調,滾社建立起來的目的,就是在高校青年中樹立正確的文藝價值觀,也必須要把這種社會責任感當成滾社的創作核心。

所以這裏引用了一句《肖申克的救贖》裏面名言:

“你知道,有些鳥兒是注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裏的

它們的每一篇羽毛都閃耀著

自由的光輝”

“感謝音樂,給予我們自由的靈魂。”

然後僅僅就這一篇帶點社評社論的格調。

其他全都是國際國內音樂新聞、音樂小常識、歌曲推介、作曲作詞技巧入門。

在荊小強的建議下,也有一個版面是一些音樂明星的八卦,總要有點吸引人的花邊嘛。

他自己都貢獻了條關於健身的采訪問答,傳遞一點保養嗓子和練聲練氣的健身細節。

其實報社那邊是太多太多的內容放不完!

光是優秀詞譜選登,都只能被壓縮到兩個版上。

最後跟運動內衣共存的那個半版,就是這一周的熱門歌曲榜單。

荊小強再三強調他和曹菲的專輯不能全放進去。

甚至連規則都強調為,同一歌手只能同時有一首歌在榜單裏,為的是給更多人展現的機會。

同樣,這個榜單也具有投票功能,讀者可以把這版剪下來,勾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前三名,並添加榜單上沒有的一首歌,寄回報社。

成為下期榜單的參考之一。

互動就有了。

整個音樂報的發行,在國內迅速掀起一陣音樂浪潮!

除了春晚,從來沒有什麽事情,能夠在全國引發這樣對音樂的議論!

青歌會都沒做到。

因為青歌會的歌曲說到底,還是偏專業性,哪怕通俗歌手唱的也不是一般人都能達到的高度。

音樂報傳遞的全都是最基礎音樂,有識譜的能力就能跟著那些推介曲譜演唱,有買過專輯磁帶,就能跟著歌單找尋傾聽。

更主要是在傳達一種全新的理念態度。

人人都有歌唱的能力。

有些歌用技巧唱,有些歌用感情就行了。

音樂也不是什麽專業人士才能掌握的高深東西。

所有人都能唱。

流行歌曲、通俗唱法、搖滾樂隊這些經常聽到的詞兒,終於在音樂報上能像百渡百科那樣看到非常清晰的定義介紹。

幾乎全國上下都有點恍然大悟!

原來這才是音樂?

二十年前還在說是靡靡之音的浪漫小調,現在可以成為舒緩情緒,美化心靈的悠揚旋律。

那些熱血亢奮的鮮明節奏,可以帶來這麽強烈的共鳴和刺激?

其實就在五六年前,大家甚至要拉上窗簾悄悄放音樂跳個舞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音樂報卻給出了百花齊放一般的盛大場面。

放聲歌唱吧,靜心傾聽吧,音樂一定會帶給你完全不一樣的享受。

有關方面其實都有點吃驚的在看待這場音樂變革!

曲老和李團都反復審核過報紙的每個字眼,都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但又比他們想象的要大膽許多。

荊小強把握政策尺度的能力也太強了!

其實不過是因為剛剛走過嚴管的時代,大家都有點戰戰兢兢。

荊小強卻很清楚從這以後很大程度上就真的是改革開放,不會再走回頭路了。

只是從頭到尾,音樂報裏都從未提到過“音樂學院”,連歌舞團、文工團都說得極少。

通俗流行歌曲嘛,音樂學院從來都瞧不上眼的東西。

自然就沒有了聯系。

周晴雲都打電話來問:“我們滬音不是有了美通一體化新專業嗎,怎麽都沒有提一下?”

荊小強比老教授都雞賊:“先看看風向呀,院領導不抵觸,願意領先全國開先河,下一期就提到這個專業,不舒服甚至很反感,我們就不去惹,悄悄的進村,打槍滴不要!”

周晴雲哈哈哈:“好!我觀察下,但這份報紙真的很好很好,我很喜歡,這兩天新生在報名了,後天你帶上那個小曹一起來參加開學典禮,也見見你的學生。”

荊小強殷勤:“我晚上來接您去看《當我們年少》,看看我唱得怎麽樣。”

周教授心滿意足:“我還準備自己去呢,好。”

在試水之作《祖國》之後,出口轉內展的《獅王爭霸》之後。

荊小強終於推出了第三部歌舞劇《當我們年少》。

這也恰恰疊加在了八月底。

進一步夯實了二十歲的音樂歌舞天才,在國內業界的地位。

讓須藤紗希都嘆為觀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