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年表

德綸六年

正月初一,蕭煥出生。

德綸七年

蕭千清出生。

德綸九年

杜聽馨出生。

德綸十年

二月初十,淩蒼蒼出生。

德綸十一年

五月十六,熒出生。

德綸十三年

淩雪峰任首輔,把寄養在鄉下的淩蒼蒼接到京城。

德綸十五年

春,蕭煥偶遇被宮女撫養的熒。

同年秋,蕭煥和淩蒼蒼第一次在陪都海落圍場見面。

同年冬,衛國公杜儒鶴夫婦相繼去世,杜聽馨入宮。

德綸十六年

蕭千清之父蕭澹琰獲封楚王,前往楚地,蕭千清隨行離開京師。

淩蒼蒼被定為準太子妃。

德綸十七年

冬,睿宗蕭煜駕崩,蕭煥即位,改元德佑,次年為德佑元年。

淩雪峰以帝師和國丈身份獨掌大權。

德佑七年

蕭煥和淩蒼蒼在江南相遇。

德佑八年

蕭煥大婚親政,淩蒼蒼成為皇後。

同年臘月二十三,柳太後下旨宣稱德佑帝駕崩,把持朝政,欲立豫王蕭千鴻為帝。

德佑九年

新年元旦,淩皇後向關外屬國女真借兵政變成功,柳太後事敗被囚,楚王蕭千清持德佑帝遺詔,眾望所歸,為輔政王,史稱“癸酉宮變”。

德佑十年

失去蹤跡達一年有余的德佑帝還朝,楚王率百官出大武門侯迎,親手跪交傳國玉璽,天下稱頌賢明。

同年夏,蕭煉出生,封太子。

德佑十一年

冬,皇二子蕭焰出生。

德佑十三年

秋,辟邪公主蕭災出生。

德佑十八年

春,皇三子蕭燃和皇四子蕭燦出生。

德佑帝病重,昏迷數日不醒,淩皇後攜太子蕭煉監國一月有余。

同年秋,戚承亮一案事發,德佑帝恢復主政。

同年秋,韃靼犯邊。大同失守,京師被圍,大武屬國女真發兵救援。三方會戰,韃靼大敗,退走杭海山,大武收回河套失地,韃靼從此不再有余力進犯邊境。大武與女真結百年盟約。

德佑十九年

新春,德佑帝加封輔政王蕭千清一等親王,留守京師督政。

同年秋,徳佑帝遷居黛郁行宮,此後數年,德佑帝多在行宮主政。

德佑二十八年

秋,德佑帝積勞過甚,在行宮醒春堂中昏迷,病勢再次沉重,漸不能理政,十八歲的太子蕭煉代政。

德佑二十九年

春,德佑帝頒詔傳位於太子蕭煉,攜淩皇後退居行宮。次年改元德新,為德新元年。

德新元年

冬,在行宮中仍舊會指點德新帝理政的德佑帝身體日益虛弱。

這年臘月,德新帝親率百官祭天為父皇祈福,然德佑帝病體纏綿數十載,天命已盡,不可挽回。

德新二年

秋,德佑帝病情轉惡,藥石無能,素有神醫之稱的前太醫院醫正酈銘觴亦束手無策。

冬,德佑帝病重垂危,駕崩於京郊,皇後淩氏亦同日薨。

消息傳入禁宮,德新帝在百官面前悲慟失聲,起身跪拜東南,久久不起,其時京師大雪不停,山河銀白,如天地同悲。

德佑帝自弱冠主政,二十年宵衣旰食,以病弱之軀內平逆臣,外攘強敵,數次力挽狂瀾,成就大武興旺清平,其治下名臣輩出、百姓富足,實為盛世。然天壽不永,終耗盡心血而逝,駕崩後謚大德至尊崇聖明皇帝、廟號明宗,史官所評為“一生清明”。

德新五年

天下安定,朝野井然,輔政親王蕭千清交還朝政,歸隱楚地,終生再不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