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勢(續)(第2/3頁)

今日從勃利城而來的這支“狗車隊”,雪橇車二十余輛,隨行官員和護衛五十多人,拖著大量的毛皮、鹿茸和金銀,準備於安平堡購買一些糧食和其他日用物資回去,用以供養該地急劇增加的人口。

在整個外東北地區,其實相較於其他季節,冬天反而是貿易往來和物資運輸的主要季節。因為地域遼闊,再加之各個定居點之間也沒有修建道路,人員通行倒是問題不大,但要駕駛馬車、牛車運輸貨物往來各地,就顯得非常困難。

而到了冬天,雖然天寒地凍,白雪茫茫,但依靠各個堡寨中馴養的大量雪橇狗,拖拽裝滿物資和人員的爬犁和雪橇車,卻是極為快捷便利。在元明時代,北方就有狗拉的冰橇或雪橇的出行方式,世人稱之為“狗車”。而生活在東北地區的赫哲人、索倫人更是此中老手,“冬時水凍,坐扒犁駕狗而行,日行可兩三百裏之遠”。

因而,不論是在渤海國,還是鎮州,除了在夏秋兩季利用境內河流運輸往來外,到了冬季,便廣泛使用“狗車”,縱橫於山川雪原。

“安平堡這幫孫子,是想將咱們凍死在這裏嗎?”隨同渤海國商隊一起過來的黑衣衛禦武校尉(上尉)楊浩元見安平堡的城門遲遲不開,心中有些冒火,掀開裹在身上的熊皮襖子,露出了一身威嚴的齊國黑色毛呢軍服,跳下雪橇車,快步走了過去。

陸軍情報參謀、陪戎校尉(少尉)申樹寶此時仍舊有些發燒,聽到旁邊的動靜,眯眼看著氣勢洶洶而去的同伴,不由將他掀開的熊皮襖子緊了緊,蓋在自己的身上。

駐守安平堡的明軍見齊國軍官出現,立時結束了這場耗時長久的盤問,落下吊橋,打開城門,將到來的渤海國商隊放了進去。

“狗日的,原來是你吩咐城頭的明軍故意刁難渤海人,不讓我們輕易進城!”楊浩元看到笑嘻嘻迎上來的陸軍情報參謀、仁勇校尉(中尉)郭瑞全,笑罵道:“你這王八蛋,就不怕將自己的弟兄凍死在風雪中。……小寶染了風寒,有些發燒,我便把他帶回來了。”

“沒事吧?”郭瑞全轉頭看著一臉病容的申樹寶,關切地問道:“要不要再將你轉回鎮州城,那裏有咱們齊國的軍醫。”

“無礙的。”申樹寶有些鼻塞,甕聲甕氣地說道:“多喝點姜湯水,躺兩天就好了。這東北的天氣,可真冷!哪像我們宣化(今帝汶島),一年到頭,身上的衣服就沒超過兩件。”

“那是,你們宣化那裏,除了夏季,哪還有什麽其他季節。”楊浩元坐在火爐邊上,費力地將腳上的皮靴脫掉,然後又解開兩層毛呢襪子,露出被凍得有些僵硬雙腳,烤著爐火,“小寶,趕緊過來烤烤,要知道,寒從腳底起。這雙腳暖和了,身子也會暖和起來,這風寒多少也能祛一祛。”

“嘿,你兩人的腳可真臭!”隨著爐火的溫度,兩雙臭腳也隨之散發出熏人的味道,郭瑞全捏著鼻子,避到窗前,微微打開了一條縫,冷冽而又清醒的空氣瞬間鉆了進來。

“渤海國近期有什麽動靜?”

“渤海國半個多月前,驅使那些來投的八旗部眾兩千余趁著風雪天,試圖偷襲遼東。結果在三萬衛(今遼寧開元市)碰了一鼻子灰,損失近三百人。”楊浩元笑著說道:“渤海國主巴海趁機以戰事不利的罪名,剝奪了領兵主將錫春的兵權,然後將其半數的部眾撥給原渤海國五軍都統部屬。”

“怎麽?渤海國打算以南下攻打遼東之際,削弱和吞並那些來投的八旗部伍?他們還真是……好手段!”

“我估計著巴海就是這般打算。”楊浩元說道:“你想,渤海國的軍力一共就五六千人的規模。結果,清虜在明軍攻打遼東後,一窩蜂地逃到渤海國,不說裹挾而去的三萬余青壯民夫,就是八旗軍兵就有六千之眾,差不多跟它渤海國的兵力一樣多。在這種情況下,巴海如何能安心。自然會想法設法將其削弱,最終全部吞並消化掉。”

“所以,渤海國會繼續攻打遼東明軍?”郭瑞全聽出了話語中的關鍵,“這樣的話,渤海國有沒有可能盡占遼東?”

“渤海國自然還會繼續攻打遼東。”楊浩元感受到爐火的溫暖,稍稍往後退了一點,“巴海在我們的警告下,應該不會攻占遼東,只是想以這種方式,削弱那些八旗王爺的實力,他們兩方根本無法融合。要知道,數十年前,巴海和他父親沙爾虎達,不過是這些八旗王公貴戚的奴才,雖說受情勢所迫,不得不投了過來,但骨子裏肯定是瞧不上巴海這個渤海國主的。說不定,還打算來個鵲巢鳩占,取代巴海的位置。”

“巴海為了對付這些八旗貴戚,還故意將他們進攻遼東的消息透露給明軍,就是想借明軍之手,來削弱他們的實力。當然,也是為了做給我們看,表示他們渤海國無意進占遼東。但是,對於奴兒幹都司舊地,他們卻想將其保留下來,準備作為他們渤海國的根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