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算(第3/3頁)

當然,隨著齊國商船數量的逐步增長和在歐洲地區影響力的日益擴大,未來也不排除撇開荷蘭人,自己親自出馬,將國內的眾多商品輸往歐洲各個國家和地區。

“在面對莫臥兒人的歧視性貿易政問題上,內閣政府跟我們孟加拉商社的應對策略是一致的,那就是能不翻臉,就不翻臉。一切以和為主,在不影響我們商品輸入的情況下,盡量采取溫和忍讓的態度。畢竟,我們兩家在整個印度地區的貿易規模已接近兩千萬漢洲銀元,市場地位舉足輕重。呵呵……,咱們誰也不能跟錢過不去,是吧?”

會議結束後,王柏祥邀曹寧同乘馬車,前往城中的“寶軒樓”小聚,協商兩家如何應對莫臥兒帝國的貿易限制措施。

在王柏祥看來,孟加拉商社自七年前(1665年)從印度商社中分離出來後,憑借富庶的孟加拉地區和錫蘭,勢頭發展迅猛,在不到數年時間裏,便將商社的貿易額做到八百萬漢洲銀元,大有超越印度商社的趨勢。

因而,當王柏祥在獲知莫臥兒帝國針對齊國棉布征收高額關稅的消息後,除了在第一時間表示憤怒外,並沒有再做出太過激烈的反應,而且還向駐孟加拉地區的掌櫃和管事們下達指令,勿要因此做出刺激莫臥兒帝國政府的行為,唯恐失去目前大好的發展局面。

“王大掌櫃,你以為內閣政府會眼睜睜地看著莫臥兒人抵制我們齊國生產的棉布?這次我們忍了,下次他們再針對我們輸入的茶葉、瓷器、鐘表、蔗糖、五金、工具,甚至所有商品類別時,我們又該如何?”曹寧冷笑道:“我知道,你們孟加拉商社在面對莫臥兒人的高額關稅下,可以將棉布銷售渠道轉向錫蘭、阿拉幹以及東籲王朝,同樣可以獲取大量利潤。所以,可以暫時不在乎莫臥兒人的抵制措施。”

“你瞧著吧,待波斯、阿拉伯、紅海、地中海、奧斯曼地區的市場布局完成,以及新開拓的兩洋貿易航線投入運行,使得我們現在銷往莫臥兒帝國的商品有了暫時性的替代市場,那必然就到了對它下手的時候。”

“莫臥兒帝國可是一個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國,軍隊也是數以百萬計,我齊國若是勞師遠征,未必討得了好呀!”

“咱們又不是去征服或者滅亡莫臥兒帝國。”曹寧笑著說道:“只需要將它打痛了,曉得我齊國的厲害,逼著它放開市場大門就可以了。況且,陛下稱帝後,沒有比擊敗一個龐大的帝國,更能彰顯皇帝的赫赫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