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器的可怕(第3/3頁)

“那以後,這工廠裏還要我們這些打零工的人不?”湯永中心有不甘地問道。

“我想工廠裏多半是不需要人工來梳理那些羊毛了。”

“哎,那以後豈不是就少了一個賺取額外收入的機會了?”湯永中臉上帶著幾分失落,“我還琢磨著,可以為你和幾個弟弟能多積攢一些嫁妝和聘禮呢。”

“爹,我工廠做工,差不多每個月都可以賺三塊錢……”湯成燕臉上帶著一絲不自然的表情。

“哎,你是不曉得,現在男子娶個媳婦,要給的聘禮那是越來越高了。”湯永中搖頭苦笑,“你說這好好的活計,怎麽就讓一個機器給替代了呢?……這天殺的機器,不該有呀!”

在齊國的諸多工廠裏,使用機器不僅可以實現用熟練程度較低的勞動代替熟練程度較高的勞動,而且更為有利的是,它能節約勞動力,一台機器可以實現數人乃至數十人的工作效率。對於工廠主來說,添置機器與增加人手沒有太大區別。

既然機器比工人的代價低,那他就不需要去增加工人,甚至用更少的工人,只要有機器,同樣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

從人與工具的傳統關系來說,機器的出現並不是取代了人,而是賦予工具以人才有的技能,工具變成機器的一部分。雖然,機器還需要人來操作,但卻不再需要人的技能了。工人的技能已經轉移到了機器身上,工人與工具從此被徹底隔離,離開了機器,工人可能將一無是處。

在過去,人們一般是按照大自然的樣子制造器具,比如中國古代的指南車,就必須以一個雕刻的人像來指示方向,這個木雕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人;類似的還有龍舟和木馬。因此,在那個時期,各種器具實際上只是大自然的仿制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充滿理性主義的技術從大自然中分離出來,車輪的發明,就是這種分離的早期嘗試中一個傑出的案例。

在齊國,作為功用和效率的工具,機器革新也在這種情勢下就開始了,蒸汽機(或部分)代替了馬,鋼鐵(或部分)代替了木材,水泥代替了石頭,以及望遠鏡、顯微鏡、鐘表、各種精密儀器……

在國內的機械制造業中,曾流傳著當今皇帝陛下的一個大膽預言,“在未來,人們最終將會制造出這樣的機器,巨大的船只需要數個人操縱駕駛,其速度之快,即使水手成群都難以達到;制造出來的戰車不用動物來拉拽,但可以達到驚人的速度;制造的飛行器像鳥一樣飛翔在天空之中,乘客可以舒適地坐在其中思考任何問題;機器還可以在海底或河底行駛,而無虞淹沒於水;一種小巧的機器,可以做到神話當中那般千裏傳音……”

機器的出現,尤其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整個齊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飛躍的契機,使整個工業生產效率,得到急劇的提升。

在傳統經濟中,人,即使不是唯一的動力來源,也是主要的動力來源。人體肌肉的力量構成了古代社會的主要動力。特別是在中國,因為人力資源的豐富,使其更為廉價,讓人力成本遠低於畜力成本,甚至水力和風力。

但是,人是一種脆弱的動物,與很多動物相比,人類的身體並不強壯。一個人可以產生的持續動力大約只有0.1馬力左右;在極短的時間內,或許可以達到一匹馬力。可以說,古代社會的主要推動力,永遠是人類那微不足道的0.1匹馬力。古埃及修建胡夫金字塔用了10萬人20年之力,秦始皇陵的營建用了39年,“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相比古代中國而言,中世紀歐洲在機器動力技術上要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那個時期,風力和水力驅動的磨坊幾乎就是眾所周知的唯一的一種工業機器。風力、水力屬於自然動力,本身不需要成本,但缺點是自然環境的限制。不過,這為人們打開了制造動力機器的思想源泉。

在蒸汽機未開發前,齊國最早的工業基地,建業和黑山兩地的諸多工場,不得不設在水流量大的河流旁邊,工業因此被禁錮在一個局部的地區,甚至交通極為不便,而且還時常受到雨季和旱季水量變化的影響。

當實用的蒸汽機出現後,齊國工業的布局,隨之出現了巨大的改變,不再局限於地理條件和自然的力量。

一切機器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放。如果說水力解放了人力,那麽齊國目前正在逐步推進的蒸汽機工業就解放了地理限制,使工業獲得了一種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