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潮湧(五)(第4/4頁)

他此時深深懷疑,這些明軍有部分是那齊藩軍兵裝扮的,就是為了吸引我八旗猛攻對岸即設陣地,大量消耗八旗男兒。

不過,他還需要讓漢軍多沖幾次,確認一下對方的戰鬥力。若是真的齊藩軍兵駐守於此,憑借他們兇狠犀利的火器,我大清部伍還難以在此占得便宜。如此,只有沿河東向,另尋一處北返道路。無非就是多花一些時間而已。不過,部分笨重的物資可能要丟棄於此了,讓人有些心疼。

然而,嶽樂心中卻有些隱隱擔心,明軍和齊藩兵馬除了在此設置阻擊他們大軍北歸,會不會又集結了部分軍隊於兩百裏外的鴨綠江邊,構建阻擊陣地,將他們攔在朝鮮境內。若是如此,那倒是一個麻煩事。清軍從漢城撤退時,搶掠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名貴玉器古物以及無數的糧秣布匹等物資,裝滿了數百輛大車。為此,還專門在朝鮮各地征發了五千余民夫和眾多騾馬,一路向北,準備全部運回遼東。

一旦敵軍在鴨綠江江邊布置重兵,少不得要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殺退敵軍,沖開一條北返道路,嶽樂對此一點都不擔心。麾下三萬大軍,其中精銳的滿蒙八旗就有近萬人,除非敵軍有十萬之眾,否則,何人可阻我八旗傾力一擊。唯一擔憂的就是,攻堅之戰會使得八旗部伍傷亡太大。

要知道,此次征伐朝鮮,為了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幾乎沒動員關內的綠營漢軍隨同前來,出動的均是八旗部隊。這支大軍在進討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後,直接掉頭向東,攻入朝鮮,算下來已經連續作戰八個月之久,都未曾休整過。軍中士氣雖然仍舊比較高昂,但不論是體力,還是耐力,已至臨界。

“收兵!”看到漢軍八旗部隊再一次於江北遺屍數百,撤回南岸後,嶽樂命令道:“我們繞道上遊過河。我就不信,明軍還能分出更多的部隊來阻我過河!”

臨高鎮總兵陳暉站在一處高高的土壘上,眺望著南岸清軍正在不斷地收攏兵馬,然後依次轉向,往東而去,顯見是奔清川江上遊,另尋過河通道。見此情形,心中不由稍稍松了一口氣。果然,讓那些齊國軍中參謀人員猜中了,清軍在朝鮮大勝而歸後,不會舍得在此拼消耗。在僅僅傷亡不到千人,便寧遠多花點時間,多繞點路,也不想於此與他們死磕。

“準備收拾行裝,我們也準備撤到海邊。”陳暉轉頭朝幾名將領吩咐道:“若是不出意外,鴨綠江邊,將是一場苦戰,我們必須盡速前往支援。”

“齊軍善戰,即使沒有我們前來支援,想必也能將清虜阻於鴨綠江邊。”安平鎮參將鄭交意有所指地說道。

陳暉聞言,定定的看著這位鄭森的族兄,明白他話裏的意思。就是故意延緩支援齊軍,先讓他們與清軍在鴨綠江邊死戰,待雙方筋疲力盡、兩敗俱傷之時,鄭軍再出現戰場。此舉,不僅可避免己方更大的傷亡,還能憑借最後的實力優勢,分得清軍攻朝後的戰利品。

“鄭交,你可知我大明為何會淪落到此,讓區區數萬建奴殺入關內,毀我文明,屠我百姓,以至於胡虜腥臊天下?”

“……為何”鄭交下意識地問道。

“因為,我大明有太多你這樣的人。”陳暉搖頭說道:“彼此算計且還蠅營狗苟,精於內耗而怠於外辱。”

“陳暉,你……”鄭交惱羞成怒,“這四千兵馬,可是我鄭家的,可不是任由你白白消耗!”

“我是大明敕封的興化伯、朝廷任命的臨高總兵,更是靖武侯(鄭森)指定的陸師總制,你若再說出什麽混話,小心我將你斬於軍中!”陳暉右手扶著刀柄,狠狠地盯著鄭交。

“……”鄭交臉色蒼白,在陳暉的逼視下,不由退後幾步,諾諾不敢再言語。

“末將尊令!”

“末將尊令!”

“……”

身側幾名將領鄙夷地看了看鄭交,向陳暉拱手應諾,隨即各自轉身約束部伍,收拾行裝,準備撤往海邊。

“這清虜也未必如傳說中那般可怕,與之拼死一搏,他們想來也是會怕的。”陳暉望著江對岸正在遠去的清軍大隊人馬,喃喃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