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相持(二)

1645年3月16日,清軍多鐸部六萬大軍,在紅衣大炮的轟擊下,攻破潼關(比原歷史時空晚了一個多月)。

3月19日,李自成逃回西安,當日即收拾金銀細軟退出西安,往湖北撤退。

3月24日,清軍兵不血刃進占西安。

3月28日,聞李自成敗出西安,在陜北延安府與清軍阿濟格苦戰的李過、高一功等部,遂潰。但鑒於清軍進占西安,堵住了南逃退路,不得不繞個大圈,經陜西入四川,轉道進湖北。

4月28日,在清軍阿濟格地一路追擊下,李自成退至湖北襄陽,匯合留守此地白旺部七萬人,兵力又猛增至二十多萬(含婦幼老弱家屬),準備攻占武昌。

4月30日,左良玉聞知順軍欲攻武昌,不敢與敵。遂打著討伐馬士英“清君側”地旗號,率軍往東。但還未及九江,左良玉突然於軍中病亡,左軍大亂。

5月12日,清軍多鐸、孔有德部由河南府出虎牢關,固山額真拜尹圖部由河南府出龍門關,在降將許定國引路下,先後進入歸德。此地留守的順軍劉芳興等各部先後向清軍投降。

從北京率領外藩屬蒙古騎兵的清兵部尚書漢岱、梅勒章京伊爾德、侍郎尼堪部本欲南下支援多鐸攻伐江淮,但據登萊、山東的大明太子一部出青州,威逼濟南。駐守濟南的阿巴泰、李率泰、耿仲明兵少,急報求援,遂轉道濟寧,往北而來。

5月15日,漢岱、伊爾德、尼堪部外藩蒙古騎兵剛抵濟南,又收到北京攝政王多爾袞的急調召令,命其和阿巴泰部騎兵速返京城。

詢問使者,眾人才得知,五日前,數千黑衣賊軍乘坐舟船突襲天津,攻破天津城(原大明天津右衛鎮城),俘天津總督駱養性(原大明錦衣衛指揮使),殺滿洲鑲白旗參領淮塔,斃傷俘清軍三千余,北京震動。

黑衣賊軍當日午前抵達天津碼頭,傍晚即破天津城,雖然有原大明天津衛所官兵作為內應,但其迅速擊破駐守的三百八旗甲兵和近三千降軍,戰力可謂強悍,由不得北京為之驚懼。

天津距離北京城只有三百多裏,數日即可攻至城下。要知道,為了一舉平滅李自成和南明,清軍幾乎是傾巢出動,駐守北京的兵馬,僅有不到一萬余旗甲兵和七千余原大明降軍,但卻是分駐京畿各個要地。靠近順天府、通州、武清、天津等方向,幾無兵馬駐守。

若是一個不慎,讓這股戰力強悍的黑衣賊軍襲破了北京城,俘殺了我大清一眾首腦人物,那可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阿巴泰、漢岱等人不敢怠命,留下李率泰、耿仲明等八旗漢軍守濟南,統滿洲八旗甲騎和外藩蒙古騎兵八千余盡數北返京城。

5月21日,清軍八千余騎兵,在阿巴泰率領下,經濱州、滄州、靜海,一路不曾停歇,直撲天津城。

然而,待清軍攻至天津時,一路皆未遇敵,所經順天府、武清縣各地官員以及緊急抽調而來的駐防軍兵,也聲言,黑衣賊軍尚未攻來。

清軍大隊騎兵小心翼翼地趕到天津城下,卻見城門大開,派出小股兵馬進入城中探查,發現已是一座空城。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空城,物資、人員均被擄掠一空。

5月22日,就在阿巴泰等人不知下一步行止時,從北京傳來消息,青州府樂安縣(今山東東營市)於八日前被黑衣賊軍攻破,知縣以下官員數千軍民被俘。

5月26日,阿巴泰奉命又率軍回返山東,至滄州時,再次接到警訊,濱州城破,濱州鎮總兵周長山僅帶數百兵士逃出,知府以下官員盡數陷於城中。

5月30日,阿巴泰領兵進入濱州,城中物資已被搬空,城防亦被拆除泰半。

6月1日,尚未喘口氣的阿巴泰再次收到噩耗,濟南城陷,山東巡撫方大猷、濟南知府楊倫楨等官員落於賊手,李率泰、耿仲明領三千余八旗漢軍敗走文昌。

阿巴泰聞報後,惱怒地大喝一聲,抽出腰下短刀,將屋中所有家具擺件盡數搗毀。

這黑衣賊軍欺人太甚,二十多天時間,我大清鐵騎南北往返,行程兩千裏,人困馬乏,卻未能擊殺一賊。你們這是遛猴呢!?

6月3日,四百余騎兵奔行至臨淄以北二十多裏外的恒台鎮(今山東淄博市恒台縣)外一座山坡上,傅錦彪舉著單筒望遠鏡先是朝北面廣闊的平原地區觀察了一陣,隨即又看了看東西兩個方向。廣袤的大地上,一片荒蕪,曾經稼穡遍地的良田,皆長滿了荒草。野外零星散布的民居,也都是墻倒柱歪,間或有野狗出沒其中,一派末世景象。

“傅將軍,俺們還要往前探查嗎?”一名明軍服飾的軍官輕聲問道。

“額們就到這兒吧。”傅錦彪對這個“將軍”稱呼,心裏頗為受用,咧開嘴笑著說道:“建奴有萬把騎兵,額們要是再往前,一不小撞入人家大隊面前,恐怕走不脫。……你先在這坡上,做個烽火堆,額領著人到前面河邊去看看。說不定能遇到個人,問問建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