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和談(一)(第2/3頁)

“你們漢洲知道這塊大陸具體情形嗎?另外,這塊大陸有多大,其邊界在哪裏,你們恐怕都未必搞得清楚吧。”羅萊特·梅普爾索普搖搖頭說道:“在十幾年前,我們東印度公司就對這塊大陸進行過一番探索。按照誰發現,誰擁有的原則,我們東印度公司應該比你們漢洲人更有資格獲得這裏的一部分權益。”

“你們東印度公司準備要在漢洲大陸殖民嗎?”潘其風冷冷地問道:“這塊大陸,沒有人會比我們漢洲人更了解。而且,我們漢洲還對這塊大陸進行了詳細的測繪,制作了全形地圖。”

“什麽?你們已經對這塊大陸進行了全面探索?”羅萊特·梅普爾索普驚訝萬分。要知道,在十幾年前,東印度公司派出船只對這塊未知大陸進行探索時,花費了數月時間,才堪堪探查了大陸的西北部和西部。在去年,塔斯曼少校奉命再次探索這塊大陸,前後花了半年多時間,也不過對這塊大陸的南邊進行了探索。

可聽到對面這位漢洲總理說,他們漢洲竟然已經對整塊大陸都進行了探索,還繪制了地圖,那麽,他們是何時進行的,又是如何完成的?

“當然,這塊大陸的全貌,我們漢洲人早已探明,而且部分地區已經有我們漢洲人定居和駐守。”潘其風自傲地說道:“所以,漢洲整塊大陸,理所應當地歸屬我們。因為,我們有能力而且正在實際控制這塊大陸。你們東印度公司必須對此予以承認和尊重,並放棄對這塊大陸上的任何權益,進行不切實際地追索。否則,我們漢洲亦將不承認你方對整個東印度群島享有特殊利益。”

羅萊特·梅普爾索普沉默了,漢洲大陸的權益歸屬,總督大人和東印度事務委員會並沒有明確指示。另外,東印度公司在建業城不遠的地方偷偷設立了一處據點,他相信,漢洲人一定不知道這個據點的存在。這塊大陸,似乎有些超乎想象的巨大!

“我建議將此條款暫時擱置。屆時,我需要返回巴達維亞請示。”羅萊特·梅普爾索普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同意暫時擱置。”潘其風點頭說道:“另外,對於你方要求我漢洲對部分損失予以貨幣補償,漢洲不能苟同。你我雙方征戰三年,均互有損傷,豈能單獨由我方給予補償的道理?”

“除了以上兩點異議,你們漢洲還有什麽補充的。”羅萊特·梅普爾索普示意旁邊的助手將漢洲持有異議的條款備注清楚,然後擡頭問道。

“雙方互相開放市場這條裏,我想請問,東印度公司包含的市場範圍是多大。”潘其風問道。

“僅限於巴達維亞。”

“那我們漢洲是否也可以將市場範圍縮減至新鄉城(今東帝汶蘇艾小鎮)。”

……

……

齊天在看到荷蘭人提出的和談條件後,心裏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氣,看來荷蘭東印度公司確實不想打了,所提出的各項條件並不苛刻,即使漢洲全部應下來,也基本無損漢洲的核心利益。而且,根據昨晚與安裏·克雷多的一番溝通,漢洲已經知悉荷蘭人的全盤打算。

憑借其完善成熟的商業手段,逐步控制漢洲的各種經濟命脈,然後將漢洲納入東印度公司的整體殖民體系當中。

呵呵,你一個商業殖民帝國憑什麽就能篤定將我們漢洲徹底控制?雖然這個時期,荷蘭擊敗了強大的西班牙海軍,其國力也達到頂峰,海上力量稱霸全球,控制並壟斷著幾乎大多數的航線。但荷蘭卻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短板,國土狹小,並且實業基礎相當薄弱。

在荷蘭本土,資本普遍重商業、輕實業。相較於奔波勞作,荷蘭人更青睞商品交易、證券、放高利貸,抑或投資藝術品和郁金香。荷蘭人傾力投入到不依賴實業發展的貨物交換中,被稱為“世界的搬運工、貿易活動的中間商、歐洲的代理者和經濟人”。

但是,近代早期全球範圍的霸權競爭歸根結底是民族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尤其取決於是否具備堅實的實業基礎和持續的創新能力,以及穩固而統一的國家體制。而荷蘭卻未能成功地從商業和金融繁榮轉向以現代生產和管理技術為標志的工業化。同時其內部一直都充斥著主張王權、集權的奧蘭治派與維護省權(分權)的共和派之間激烈的內鬥。

既然東印度公司希望雙方互相開放市場,那麽,漢洲不僅會欣然接受,還要讓東印度公司將其控制的整個東印度群島、錫蘭、印度,乃至部分波斯市場全面開放給漢洲。荷蘭人一定會想不到,漢洲不僅已經發展了鋼鐵、化工、冶煉、采礦等重工業,而且還開始傾力發展棉紡、毛紡、制糖、制鏡、造紙、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輕工業。僅僅依靠漢洲每年新增人口,是不足以消化這麽多的工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