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11頁)

“那指定比理財掙得多!理財還有風險呢,北京的房子戳在那兒,又不會塌又不會飛,比理財安全多了。”

“丹兒啊,你說北京的房已經這麽貴了,現在買,能不能變成他們說的,那叫什麽,‘接盤俠’啊?”

謝曉丹哈哈大笑起來:“姨,你哪學的這麽潮的詞兒,我這麽跟你說吧,我有個大學同學,人家06年買了3套房,現在還每天張羅買房呢!她就經常跟我說,北京的房啥時候買都不算晚,怕的就是不買!以前咱還不信,現在服了。”

“3套啊,她家是富二代吧,這麽有錢!”小姨筷子頭的那塊茄子,一直都沒顧上放進嘴裏。

“啥富二代啊,我家照她家是不能比,但姨你家條件跟她家應該差不多,都算是比較殷實的中產階級吧。主要是06年那會兒房子還沒怎麽漲呢,一平米也就幾千塊,那時也沒限貸限購的,銀行查得也松,隨便開個收入證明就給貸款!”

小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這同學真有眼光,丹兒啊,你看姨來北京了也沒啥事幹,你們平常上班忙,下次你那同學再去看房,你跟她說說,讓她帶著我一起,行不行?”

“行,姨,我跟她說,肯定沒問題,她最喜歡跟人侃房子的事兒了,她就懂這個。”謝曉丹欣然答應下來。

自從謝曉丹讓田蓉和小姨接上頭,晚上下班回家就再也吃不著熱飯了。房地產的魅力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真是無與倫比,每天傍晚,小姨不是還在看房沒回來,就是看了一天房太累,樓下買了倆煎餅。不過小姨的精神頭倒是十分高漲,晚上拖著曉丹分享她一天的收獲。什麽樣的戶型好出手,哪個區缺乏教育資源,公寓和普通住宅有啥區別,連租售比、容積率這樣的專業名詞都時常掛在嘴邊。不用問,只能說明田蓉的炒房段位又提升了一級。

“田蓉現在到底有幾套房啊?”謝曉丹更好奇閨蜜的經濟實力。

“哎喲,你這同學老厲害了!我聽她說買啊賣的,怎麽也得有七八套了吧?”

“咋可能啊,你聽她吹吧!”謝曉丹斷然否定,與其說是不相信,不如說是不想相信,就憑那個說話都帶著羊肉味兒的田蓉,怎麽可能!

“真的,新房也買過,二手房也買過,鋪子也買過,公寓也買過,最近張羅買別墅呢,說是有消息很快要出文件,別墅用地不批啦,別墅將來會越來越稀缺,肯定得有一輪漲勢。”

“哎呀老姨,電視上天天播‘京八條’你沒看見哪,‘外地戶口社保滿五年,限購一套’!田蓉她又沒北京戶口,咋可能有那麽多套房,我不信。”

“咳,人家有辦法,今天還跟我說呢,可以用公司買,就是未來出手的時候稅高點,但是稅反正也是買房的承擔。小田自己說的,這些限購政策,限的都是老百姓,真正炒房的人啊,有錢又有路子,根本限不住,反倒是每次政府一限購,肯定要大漲!我感覺他們有個圈子,都挺有實力的,有好多內部消息,大家互相還商量,月初廊坊有個新房開盤,他們一夥人開車去,一上午就買了二十多套!”小姨的眼神裏充滿了神秘和仰慕。

田蓉真有這麽厲害了?就像是傳說中的山西、溫州、福建買房團?謝曉丹蹙著眉頭,還是不願意相信。

“昨天她帶我去看一個別墅盤,她男朋友也去了,人家也是炒房的,家裏也有好多套房,本地人,戶口就是北京的,好像跟什麽房管的、銀行的都熟,備不住有啥背景呢!”

男朋友?這麽大的八卦謝曉丹竟然一點不知道。以田蓉穩重的性格,她約男朋友既然不背著小姨這樣的“外人”,想必已經是相當穩定深入的關系了。謝曉丹胃裏有點緊,田蓉胖乎乎的背影在宿舍門口那條林蔭道上越來越遠,自己似乎要追不上了。

入夜,謝曉丹遲遲不能入眠,躺在床上給田蓉發短信:親愛的,你最近是不是有什麽大事兒瞞著我啊?

田蓉:呵呵,聽你小姨說的吧,我們也剛確定不久,還沒找到機會跟你說呢。

曉丹:行啊,這麽大事瞞著我,好了多久了?

田蓉:哪有,也就小半年吧。

曉丹:挺好的,聽我姨說是北京人?什麽時候帶出來聚聚唄。

田蓉:嘻嘻,好啊,不過這個人其實你也認識。

謝曉丹心裏一驚,自己也認識,莫非是哪個同學:……誰啊?

半晌,田蓉回過來三個字:李萬兵。

李萬兵?謝曉丹覺得這名字有幾分耳熟,一時半刻卻也想不起在哪裏聽過。

大概是看她許久沒有反應,田蓉又跟了條短信來:去年聖誕節,在錢櫃,你還記得嗎?

轟的一下,躺在床上的謝曉丹猛地坐了起來,這不正是同學原本介紹給她,她卻沒看上的那個北京戶口男——李萬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