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辛棄疾(第3/5頁)

【當時辛棄疾力勸耿京“決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領導,耿京也同意了辛棄疾的看法,然後命令辛棄疾和賈瑞等人奉表南歸,但就在辛棄疾與朝廷接洽成功,準備返回軍中的時候,義軍內部就在此時發生了此等重大變故。】

【一般人聽到這個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大概會直接再回到南宋朝廷。】

【但辛棄疾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當即組織率領了僅有五十多人的隊伍,然後竟直接殺向了張安國幾萬人的駐地。】

【而在當時,張安國正與金將酣飲,辛棄疾則是帶著人出其不意襲進了金營,不僅活捉了張安

國,甚至還在五萬金兵中帶著張安國擺脫追敵,急馳而歸,真可謂“燕雲五十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

"哈哈,勇啊!"

辛贊不由得拍向孫兒辛棄疾的肩膀,大笑道:"不枉祖父對你多年的教導!"

還是少年的辛棄疾也是不由得神情振奮,隨即認真開口道:“那還請祖父允許孫兒現在就投入嶽將軍麾下!"

"雖說現在形勢一片大好,可金兵仍是在苟延殘喘,孫兒也想去盡一份力。"辛贊搖頭嘖了一聲,失笑道:“我看你主要是想去見嶽將軍。”辛棄疾眼睛發亮:“嶽將軍乃當世英豪,誰不想見?”

"如今天幕提起孫兒,想必孫兒現在去投靠嶽將軍,就算不得個一官半職,但也應當能見到嶽將軍一面吧?"

自從聽天幕提起嶽飛的事跡,辛棄疾就一直有此種念頭,到如今也是更有了能夠去投靠的底氣和條件了,所以還怎能耐得住等待,哪怕他現在尚且還年少,可這收服故土,打退金兵,讓金兵再不敢入侵中原,他必然要出一份力!

辛贊笑看著辛棄疾,不由得點頭,滿臉欣慰。

"好,那你就去吧。"

r>反正如今也不是皇帝當政,嶽將軍還尚在,一切都已改變,此時去,必然會有更好的形勢。就是不知道,在歷史還未改變的情況下,他這孫兒,往後又會是何種境遇?會得到重用嗎?【南歸南歸,不知道是當時多少北方漢人的追求和夢想。】

【對辛棄疾而言也是如此,他也希望著在進入南宋朝廷後,能夠得以更好的施展拳腳,將滿腔的報國之志落到實處去。】

【可誰能想到,辛棄疾帶著五十多人活捉張安國,擺脫五萬金兵追擊,從而震動南宋朝野的壯舉,竟已然是他這一生最巔峰的時刻了,這此後的四十幾年中,辛棄疾的人生,也可謂是坎坷起伏,令人生嘆。】

【為什麽辛棄疾與嶽飛算是同時代,也都是主戰派,可在他的作品中,卻從未提過嶽飛?】

【因為在辛棄疾南歸的時候,宋高宗趙構正重用秦檜,並一同迫害死了嶽飛,此時主和派占據上風,而嶽飛的名字,也從此成了禁忌,哪怕辛棄疾心中有所想,怕是也不能表現出來,而這也顯然說明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南歸的辛棄疾,也自然是不得重用。】秦王宮。

贏政直接冷笑了一聲。

和他想的一樣,有那樣的皇帝和奸佞,這辛棄疾南歸之後,作為想要收服故國疆土的一方,又怎麽可能一帆風順?

有嶽飛,還有這辛棄疾,如此人才都不懂得珍惜,這南宋,命裏該絕啊。倒是可惜了最後跳海的那位少帝,還有那十萬多的軍民大臣了。

【宋高宗之後,就是宋孝宗。】

【這位皇帝倒是立志恢復中原,主戰派也由此占據了上風,還發動了北伐,但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由於主將之間的嫉功害能,最終導致符離大敗,隨後金宋簽訂了“隆興和議”.……】

【而後在這種情況下,主和派勢力又占了上風,但二十六歲的辛棄疾不為所動,向宋孝宗呈上了《美芹十論》,又稱《禦戎十論》,不僅客觀的分析了宋金雙方的形勢,還提出了周密詳盡的恢復大計,以及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

【在這之後,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呈上了《九議》,再次陳述他的抗金方略。】

【辛棄疾是希望以此能喚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熱情,堅定他們抗戰必勝的信念。】

【但是在逐漸偏安成風的情況下,他的滿腔熱忱並未引起朝廷的重視,經

過深思熟慮的恢復中原大計也是如石沉大海,這一度使得辛棄疾陷入了極度的悲憤和苦悶之中,而後又是頻頻調動輾轉各地,哪怕升遷,也沒有使辛棄疾得到滿足。】

【加上當時南宋稱淪於外邦而返回本朝者為“歸正人”,即投歸正統之人,是南宋對於北方淪陷區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稱,所以辛棄疾歸正人的身份,也阻礙了他的仕途發展。】

【再到後來,辛棄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闊斧的整頓,創置“飛虎軍”等事,妨礙了權貴們的利益,於是被交章彈劾,以"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等罪名,最終罷去了所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