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中醫發展 活到了多少歲以上?(第3/6頁)

曾經被點名的嬴政:“……”

劉徹:“……”

李世民:“……”

以及其他曾經磕過丹藥的眾人:“……”

看醫學!趕緊看醫學!

得把身體給調養好了……

【《黃帝內經》還認為人的健康和天地氣運,陰陽四時都有著密切關系,即要保證健康,還必須要注意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除此之外,還提出由於季節和地理環境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疾病。】

【比如東邊沿海地區“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其病皆為癰瘍。”】

【大概意思就是說,東邊的人打漁吃魚曬鹽,口味重,吃的鹹,加上魚等海鮮都是發物,所以天天吃海鮮,往往會患有化膿潰瘍之類的病症,可見《黃帝內經》中的醫學理論,大多結合了陰陽五行學說。

這種學說原本是古代一種哲學思想,而《黃帝內經》裏用這種觀念去解釋人的生理以及病理等所產生的緣由。】

【也是因此,陰陽五行逐漸成為傳統醫學辯證治療的思維方法,也成為中醫理論的哲學基礎。】

【比如肝心脾肺腎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可以逐一對應上,即心對火,屬火,所以我們常說心火旺盛,而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即腎負責新陳代謝以及小便等,這都是有一定理論依據的。】

【而且《黃帝內經》還認為“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這就很像人體內的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所以我國中醫的經絡穴位雖然肉眼無法輕易看到,但針灸治療就是靠此原理形成的。】

【再有就是我國傳統醫學也沒有忽視精神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點在《黃帝內經》中也有多處體現。

以及防病治病的醫療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有發病征兆時即早期治療,掌握疾病的趨向,預先防治,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的思想理念,也來自於《黃帝內經》,這些不僅是醫療理念,也非常富有哲理。】

【加上《黃帝內經》還明確反對將醫學和巫術混為一談,不僅認為人生病一定是有原因的,還極其鄙視都沒發現生病原因,就總說是因為得罪鬼神的理論,其言明“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翻譯過來就是——“滿腦子都是鬼神的傻子,壓根就沒法跟他們講道理!”】

【可見《黃帝內經》真的不愧為醫之始祖。】

後面多少帶著某種調侃的語氣,仿佛在借《黃帝內經》又嘲笑抨擊了信仰鬼神的眾人……

就和那煉丹求丹為得道成仙的現象一樣。

哦,所以在後世之人看來,他們都是傻子嗎……這又不能怪他們!若非天幕出現,他們又哪裏能懂那麽多!

不過話說回來,這《黃帝內經》可真是了不得啊,難怪其醫學地位會是如此之高。

那除了《神農本草經》和《黃帝內經》以外,另外兩本傳統中醫學經典著作又是什麽?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而到了商周時期,中醫理論就開始萌芽,也有相關中醫記載。】

【比如殷墟出土的16萬片甲骨文上,就有幾百片記錄了多種疾病的信息,大多都是按生病部位命名的,即疾首,疾目,疾齒,疾腹等等,而有的疾病用部位不好命名,則根據主要病症特點,起了專門的名字,即疥,蠱,齲等等。】

【而且甲骨文本身不是象形文字嗎,就如同“蠱”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就像是肚子裏有蟲子了。】

【還有“齲”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則表示牙齒上面有洞,那就是蛀牙了,這個字就是齲齒中的“齲”字,並且這個發現,可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最早關於齲齒的記載。】

【再後面到了周朝,被後世奉為經典的四書五經中,也提到過不少相關疾病,比如《尚書》,《周易》,《周禮》以及《詩經》之中,就體現了對發熱,昏迷,浮腫等病症的認知,這其中提到過至少幾十種病名。】

【而也正是從周朝這些典籍開始,人們對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分類也越來越具體。】

【還有戰國時代成書的《山海經》,不僅提到了幾十種固定命名的疾病,還有精神性疾病的記載等。

以及史書《左傳》,也都是有相關疾病的記載,甚至《左傳》中還記載了當時有脫發病的春秋名人,即楚國的宰相孫叔敖,除此之外,《左傳》中還記載了駝背和遠視眼等等,挺有意思的。】

孫叔敖:“……”

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總體而言,這些記載表明,當時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已經遠比甲骨文大而化之的歸類要更加明確且具體。】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中醫理論基本上已經形成,並且也明確意識到天象,氣候,四季節氣變化,以及特殊地區的自然環境等,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等,於是認識疾病之後,下一步就是治療方式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