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當之無愧 這“興滅國,繼絕世”之名!……(第2/5頁)

“哎呀,這位鄧皇後竟是這樣呢。”

“是呢,都是不一樣的,但都很有能力和魄力。”

“若非天幕,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如此詳盡之事。”

歷朝歷代中,不知有多少女子感嘆,也不知又有多少女子心生波瀾。

可越是如此聽,對比自身,她們也越是嘆息悵惘。

一種莫可奈何的滋味湧上心頭。

若換做是她們,在如此身份和地位等的諸多不同情況下,又該當如何呢?

【對嬪妃是如此,對被廢的陰氏是如此,還有對宮女也是如此——】

【東漢自開國至漢殤帝的八十多年中,漢朝宮女入宮不絕如縷,以至宮女如雲,造成“內有怨女,外有曠夫”的局面,並且由此加重了漢朝廷的財政開支,而鄧綏入宮已久,對此甚為了解。】

【於是在延平元年,即公元106年六月丁卯,鄧綏下令宗室成員因罪被罰入宮的,以及被囚於掖庭的宮人,一律赦免為平民,並準其回鄉,以解宮人思鄉郁悶之苦。】

【再有各官府,郡國,王侯家的奴婢,有姓劉的,或者年邁的,也都一並遵照此等實行。】

【除此之外,永初四年,即公元110年,鄧綏又下詔自漢章帝建初年間以來,因言論不當獲罪而被流放邊疆的人,都可回到各自所在的郡,其中被沒入官府為奴婢的人,也都赦免為平民。】

【如此廣施德政,確實是歷代少有之典範。】

漢朝未央宮。

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三位女性了。

而且兩個都是漢朝女子。

這聽得劉徹真是越來越心生復雜之感,同時也是越來越矛盾了。

甚至天幕都還沒有說完——

【鄧綏臨朝稱制期間,還平反冤獄,減免刑罰。】

【如永初二年,即公元108年夏,京師旱災,鄧綏親到洛陽官舍,審視記錄有否冤獄情況——】

【有一囚徒實在沒有殺人被嚴刑拷問被迫認罪,瘦弱困頓被擡著來見鄧綏,他害怕官吏不敢申言,將要離去的時候,擡起頭像要訴說什麽,鄧綏察覺了,馬上叫轉來問他的情況。】

【在完全了解他受冤枉的一切事實後,便立刻逮捕洛陽令下獄抵罪。】

【而後鄧綏此行還沒有回到宮裏,天就下了及時雨。】

“這……”

漢和帝劉肇時期,眾人聽到這裏,從旱災到及時雨,以及之前陛下病重,卻在鄧綏打消自殺念頭後,第二天竟是病好了?從這些事情來看,這鄧綏,難道真是天命所歸?

而就算不說這些,這位貴妃所做的諸多事情,也確實叫他們不得不心生感慨。

【永初四年,即公元110年,鄧綏為母親新野君服喪完畢後,久旱不雨,之後鄧綏接連三日到洛陽,審視記錄囚徒罪狀,清理出死罪三十六人,耐罪八十人,即所謂的剃去胡須以及鬢發的刑罰。】

【其余減罪,從死刑,刖右趾以下至司寇的不等。】

【說起這一部分,就不得不說東漢這一時期遭受的各種災害。】

“什麽?災害?”

一時間,漢朝漢和帝劉肇時期及之前各朝代諸人,都不由得面露凝重之色——

還是各種災害?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麽?!

【延平元年,即公元106年,四顆隕石墜地,37個郡國發生大規模水災,毀壞莊稼。】

【時人卻認為水災發生原因是陰氣過盛,歸罪於鄧綏專政,自此東漢連續六年爆發大規模水災。】

【可是由於災害頻發,百姓饑饉,鄧綏卻連續十多年打開帝國糧倉賑濟饑民!她看得到百姓苦!而不說別的,如此將災害的發生,去歸罪於一個女人的行為,簡直是荒謬又無恥,也是封建迷信之思想!】

【再來看看鄧綏還做了其他什麽事情——】

【漢和帝駕崩的時候,皇長子劉勝由於患有痼疾而不得立,其余十多個皇子接連早夭,於是後生的皇子往往隱秘養於民間,鄧綏便迎立出生只有一百多天的漢殤帝劉隆為帝,繼而成為皇太後,臨朝聽政。】

【而到了延平元年,同樣是公元106年,在八月初六這天——漢殤帝駕崩,群臣認為劉勝的疾病不是痼疾,希望能立劉勝,但鄧綏擔心劉勝心懷怨恨,便立清河王劉慶之子劉祜為帝,繼續臨朝聽政。】

秦王宮。

嬴政也著宮人記下了這些時間段,以及所發生的事情。

無論那時候究竟會是如何光景,恐怕這些災害也避免不了,若是能提前做好準備以及應對工作,那就再好不過了。

【因為接連遭受漢和帝,以及漢殤帝的去世,老百姓始終苦於差役之中。】

【漢殤帝康陵秘藏,諸喪葬工作,鄧綏便事事減省節約,只有常規的十分之一。】

【不管是立誰為帝,還是減省節約喪葬工作,這都有鄧綏的考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