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殉制度 簡直就是歷史的倒退!(第2/3頁)

明朝朱祁鈺時期。

聽著那一句句評價他的話,朱祁鈺不禁淚灑出來。

戾,郕戾王……這一個字,一個稱謂,簡直是紮在朱祁鈺身上的無數針刺,讓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也不禁想,是否他人都是如此認為?可他的侄子恢復了他的名聲,也有如此之多認可他的人……

足夠了,這就足夠了。

他不敢說自己全無過錯,但至少有人能認可他的功績。

【自古帝王功過兼有,朱祁鎮有功嗎?他當然也有。】

【但為什麽現在大多數人一提起朱祁鎮,就不禁嗤之以鼻,還不是因為總體來看,朱祁鎮就是過大於功的,單單一個土木堡之變,就能將他釘在恥辱柱上,還有其復辟之後的那些作為,讓人詬病的地方太多。】

【朱祁鈺有過嗎?他當然也有。】

【比如更換太子之事,就是出自朱祁鈺的私心,但這要說有多可指摘的地方,又能上升到什麽層面上去?】

【朱祁鈺做的是不地道,但他當了皇帝,自然是想自己兒子當太子,用他人評價的一句話就是“易太子者,情也”,而且朱祁鈺也挺搞笑的,為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他想出的辦法竟是拿錢偷偷賄賂諸位大臣。】

【嗯……倒是挺有想法的。】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朱祁鈺:“……”

雖說他還沒做這種事,但現在聽著,也是難免有些尷尬。

【不過朱祁鈺有一點和他父親朱瞻基一樣,就是為了立朱見濟為太子,廢立了汪皇後,將朱見濟生母杭貴妃扶上了後位,因為汪皇後反對廢立太子朱見深,但其實朱祁鈺只是以此為借口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汪皇後反對廢立太子朱見深,打的是“不應當”的旗號,但當然也有她自己的考量在內——】

【比如汪皇後沒有生下兒子,如果朱見濟被立為太子,那她的處境就尷尬和危險了。】

朱祁鈺:“……”

這……不知道該怎麽說。

尤其是在知道朱見深為他恢復了名聲之後,朱祁鈺現在對這位侄子的觀感不可能壞到哪裏去。

再加上他的兒子,在冊封為太子一年後就夭折……

這讓朱祁鈺心底不得不產生了幾分糾結和猶豫。

【所以是非功過,哪有那麽明顯的界限之分,但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誰人心中都能掂量清楚。】

【一個土木堡之變,給之後的大明埋下了多少隱患?】

【就那亂戰中死去的數十位大臣,使得朱棣時期留下的肱骨能臣班底所剩無多,而後朱祁鎮復辟,又斬殺於謙,王文等,廢罷貶黜那麽多大臣,再一次使得朝廷局勢發生變化,明朝之後,文強武弱,竟是和宋朝差不多了。】

“什麽?文強武弱?!和宋朝……”

朱棣瞬間臉色一變,他知道土木堡之變會留下隱患,可是這留下的隱患……實屬是讓他太難以接受了!

那宋朝重文輕武是什麽下場?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的文強武弱又會是如何?!

【朱元璋時期就確立了文臣統軍制度,只不過未成氣候。】

朱棣:“……”

竟是從文臣統軍制度起??

【結果好嘛,一場土木堡之變後,“得益於”朱祁鎮的“功勞”,開始了文強武弱的道路。】

【甚至到最後還演變成了崇文黜武。】

【再加上明朝中後期出現的幾個“奇葩”皇帝,把這種風氣發展到了成熟鼎盛。】

朱元璋:“……”

他驟然吸了口氣,又是他?

不不……明明是土木堡之變的影響更大!

【若是說宋朝的“重文輕武”之路,是比較平緩的一條線,偶有上下起伏,也不太大的話,那明朝的文臣統軍制度,以及土木堡之變後的文強武弱,還有崇文黜武等,就是一路高歌前進,不過到了明末,啪一下又下去了。】

【畢竟這種“高歌前進”,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於是明末武官又有所起來,但是總體而言,反正也已經晚了。】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名的武將。】

【這裏不欲講太多,有個想法,等之後某個專題的時候,不如請各朝代都出來“比量比量”再說。】

歷朝歷代諸人:“???”

什麽比量?比量什麽?

【比如各朝代奇葩皇帝,敗家子皇帝,末代皇帝等?】

【導致帝國衰落的皇帝奸臣?】

歷朝歷代諸人:這種不用比!!

【或者拯救帝國傾頹的帝王能臣?】

【還有究竟哪個朝代的能臣武將最強?】

漢朝未央宮。

劉徹直想抓著衛青和霍去病兩人舉手:這種可以有!

他驕傲挺胸,完全沒在怕的。

秦王宮。

嬴政也是來了精神,這豈不就是所謂的人才盤點?

肯定有朕現用之人,但或許也會提起他還未曾挖掘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