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造船 始皇:塗塗抹抹(劃掉)大觸才是……(第2/6頁)

他的長子,怎麽會因風寒病逝?!

可這時候撲過去,早就沒多少地方留給他。

現下朱標已經被團團圍住。

馬秀英,朱棣等四兄弟早就圍到朱標身邊,“上下其手”,弄得朱標那點詫異的心緒瞬間飄散,頗為哭笑不得。

朱棣抱住朱標,吸了吸鼻子:“大哥,我沒有……”

他話音未盡,但朱標聽出來未盡之言是何意,於是伸手摸了摸朱棣的頭,表示他知道。

一旁老五朱橚看到,掛著臊眉耷眼的表情擠開朱棣:“大哥……”

我被你兒子削藩了……

朱標瞬間了解,也立即伸手摸了摸朱橚的腦袋,以作安慰之意。

老二老三想了想,好吧,天幕沒說到他們。

馬秀英拉住朱標一只手,憂心忡忡開口道:“早知道標兒也身體有恙……之前在評論區留言,就該問此相關問題。”

朱標倒是豁達笑了笑:“娘,這不是問題,還有機會不是嗎。”

馬秀英也只得點頭稱是,心下仔細思量起來。

另一邊朱元璋背過身,抹了把眼睛,然後又轉過來,大掌呼嚕了一把朱標的腦袋,又呼嚕了一把朱棣的腦袋。

可是削藩削藩……他老朱家的兒子,當藩王不是為了被削藩啊!

天幕那簡短幾句話,還不足以說明那“靖難之役”究其根本的始末緣由。

朱元璋深深擰起眉,他需要更詳細的解答才行。

【關於靖難之役等,我們在這裏就先籠統介紹一下,之後針對明朝的一些制度等,再結合實際詳細給大家講講。】

【畢竟要是按照我們的“假想”,現在秦朝是不是已經在著手更改秦律了?】

【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一切都還在探索階段,而秦朝之後的眾王朝,盡管框架脫胎於秦朝,但在自身基礎上也有許多發展和改變,所以之後我們可以給始皇“借鑒”一下那些發展改變的制度等。】

【就以明朝為例,那些好的和壞的,那些利與弊,我們結合當時明朝實際發生的事情來分析講解一下。】

秦王宮。

嬴政這個舒心啊。

天幕,叫朕如何誇你?

漢朝未央宮。

劉徹又吃味兒了,不由得哼了一聲。

沒關系!

朕也是千古一帝,朕也聽著呢!

哼,沒關系!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笑了笑,對左右大臣道:“看來我們是沾了始皇的福。”

“畢竟對於那秦朝而言,要著手‘更正解決’的事情實在太多。”

魏征語氣有那麽點“不服”:“反觀我大唐倒是不必如秦朝那般。”

李世民點了點魏征,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現在還是讓我們再回到鄭和這裏——】

【關於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起因是什麽,其中之一就是說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而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朱允炆亡命海外,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就含有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用意。】

【不過這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

明朝一位內閣首輔就認為——建文帝朱允炆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竄入異域,也不會再對朱棣的皇位構成威脅。】

【還有研究者指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時間長,朱棣的皇位在此過程中早已穩固下來,不可能歷次都是為了尋訪建文帝,此外,這種說法也缺乏可靠原始史料作為支撐,《明史》之中就此還有自相矛盾之處。】

【但盡管如此,也不排除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是一個可能的動因。】

明朝朱棣時期——

聽到這裏,朱棣不禁挑了挑眉。

察覺到似有所悟的目光後,他也僅是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宣揚威德——】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於猜測,那麽宣揚國威說則有原始史料根據。】

【不過對於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一直有很多種解讀。】

【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為了踐行明朝的傳統政治理念。

並認為所謂“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

【其二則是認為——這從根本上是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

即我國一直以天chao上國自居,所以欲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其三,則是認為朱棣令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並非出於“誇多鬥靡”,而是重在宣揚德化。】

【反正大概就是表達出以下幾點意思:

我大明朝,很牛,很有錢,你們都要乖乖滴!】

【與此同時,不僅要乖乖滴,不能惹事,還要給我貢獻點稀罕的東西,要上貢的,懂嗎!】

朱棣:“……”

此時此刻,他很想要捂臉。

【除以上這兩點說法外,還有一種說法——即為了軍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