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丟人至極 宋朝,大善人,散財童子嘛……(第4/5頁)

趙匡胤不由得:“……”

他又有種不好的預感。

【是的,這個夏州,就是後來的西夏。】

【萬年小弟當煩了,於是黨項人就幹脆自己建了個小國,它宣布:我要脫離宋朝,就此單飛!】

【而這麽一個小國單飛出去,大宋當然不幹啦,於是就跑去收拾西夏。】

【結果你猜怎麽著?】

【大宋讓這麽一個小國西夏給收拾啦!】

嗶嗶——

趙匡胤心底驟然掀起了怒罵!!

他死盯著天幕之上,那屬於西夏的小小版圖位置!

那麽大一點!竟把宋朝給收拾了?!

這怎麽可能!!!

這這……這怎會如此啊!!!

然而趙匡胤真的不知道答案嗎?

一直聽到現在,他又怎麽可能不知道根本的問題所在……

他臉色難看至極,又難堪至極,卻聽天幕依舊說道——

【戰敗之後,宋朝要怎麽辦?】

趙匡胤:“……”

要……要怎麽辦?

他竟不敢往下去想,往下去聽。

【那還能怎麽辦,當然是像對遼國一樣,也只能原諒西夏,不僅放他獨立出去,還要每年給西夏一大筆錢,以保兩國和平,畢竟我們大宋朝,真真是大好人,散財童子,體貼又和善呢。】

【所以所謂的宋朝一統天下,其實不過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宋朝,遼國,西夏並存。】

【從秦朝到漢朝,從漢朝到唐朝,甚至是中間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隋朝,可都是大一統的國家,也就只有宋朝,從始至終都不是真正大一統的國家,甚至國土面積還相對小得可憐。】

伴隨著天幕的話音,天幕之上的畫面也隨之放出了各朝代疆域的對比圖,簡直一目了然,清晰無比。

宋朝國土面積的大小,就跟被公開了處刑一樣。

趙匡胤目眥欲裂的看著,只覺得喉間一哽,一股腥甜幾乎湧了上來,卻又被他強自壓了下去。

【為什麽要在這裏提到西夏,又為什麽要倒到趙光義這裏——因為趙光義時期,打不過遼國還說得過去,但當時的西夏還不能算是西夏國,只能算是一個小部落,結果趙光義戰敗遼國之後,黨項人也開始頻繁的挑起事端。】

【趙光義的確也出兵鎮壓了,只是水平一如既往菜的一批,導致鎮壓根本沒什麽效果,也沒什麽結果。】

【於是,黨項人可不就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所以說,就是因為趙光義沒有把黨項人的欲望扼殺在搖籃裏,最終導致西夏國得以成立,北宋每年還要進獻歲幣,不止是給遼國,還要給西夏,無數的錢糧和兵馬運往這兩國的邊境,可真是慷慨的將兩國養得膘肥馬壯。】

“這可真是……”

劉徹嘖了一聲,臉色也有些難看。

原來不是只給一國每年發錢,是還要給兩國每年發錢啊!!

而且還是國土面積那麽小的國家!

宋朝的軍事實力可當真配得上“重文輕武”這四個字!!

【那為什麽講故事前,要講一講西夏?】

【因為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就與還未成立之前的西夏國有關——在宋真宗時期,宋朝的西北部,其軍事重鎮靈州剛剛被黨項部落的首領李繼遷所攻破,這位李繼遷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

【大宋由此喪失了在西北部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形勢變得有些被動起來。】

【而這個時期,宋朝和黨項人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十多年,而且敗多勝少。】

【在軍事重鎮靈州被黨項部落首領李繼遷所攻破的兩個月後,宋朝的金鑾殿上,一位來自代州的文科進士李光輔,正在宋真宗面前揮舞著自己手中的寶劍,以此為宋真宗進行表演,展示自己的高超劍術。】

【他期待宋真宗能重用自己,想要讓宋真宗任命自己為武官,好讓自己上陣殺敵,報效國家。】

【要知道代州,在當時的宋朝可是宋遼邊境的重鎮。】

【李光輔不僅熟讀四書五經,是文科進士,同時也武藝高強,有一身功夫,這樣的人,稱得上一句文武全才也不為過吧,而且他從代州千裏迢迢遠赴都城而來,就是自小見證了邊境苦痛,想要為國為民盡一份屬於自己的責任義務。】

嬴政不禁點了點頭,確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且不止有能力,還愛國。

不錯,很是不錯。

但……天幕說此,嬴政心中可不認為會有什麽好結果。

畢竟那宋朝,還有那位宋真宗……

呵,完全是難以言說的存在。

趙匡胤這麽聽著,心也是放松不下來——

對於天幕所言的宋朝,以及其後繼任者的所作所為,他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多少僥幸心理了。

然後,果真就如此——

【別忘了,重文輕武可是宋朝的基本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