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番外二

聖人

吸取第一次失敗的直播經驗, 後續帶古人看現代的直播,葉圖南都認真的下了功夫,充分參考3—10歲的課程和十萬個為什麽, 盡量深入淺出的給古人講解現代。

當然,這種講解肯定還是要參雜科技發展以及國內政體的發展, 以及過去的歷史等等。

就像現代的普通人, 很喜歡聽國內的企業家說他們早期艱難的發家史,聽完覺著他們能有今天這份成就不容易, 有錢享受是該得的一樣, 當看過國內熬過那些苦日子, 原本情緒激動的平民百姓也不覺著無才是在炫耀,反而是苦盡甘來,本該如此。

自己這邊雖然做不到幾十年就騰飛, 但無才這個後世人已經在盡力給予技術了,剩下的當然要靠他們自己努力,更何況, 後人都能這麽拼,他們肯定不會差到哪裏去!

而在樹立這樣信念的同時, 民間也開始湧現出新的思潮——

他們也想要和後世國家一樣的官吏。

這種思潮還沒有那麽大膽, 畢竟時間太短,平民百姓也沒有那麽急迫的需求, 大多數人明白後世和現實的差距,他們只是想要官吏們能做點實事,並模模糊糊的開始用腳投票——下意識的去請求身邊那些做實事、有能力的吏目給自己做決策。

而觀看後世的劉徹一開始還有點擔心,但越看越覺著, 後世這些人稱之為聖人都不足為過,有一兩個已經是奇跡, 而後世整個政體都是如此,實在是特殊情況下孕育出來的結果,沒有現代科技,根本做不到這點。

對於這點質疑,葉圖南熟練的拿出來三國志。

權臣極致,皇位都可自取的諸葛丞相,家產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

車騎將軍鄧芝為將二十多年,不苟素儉,死之日家無馀財。

費祎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

大將軍姜維,想要榮華富貴易如反掌,可他同樣是宅舍弊薄,資財無余。

董和為官二十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

甚至後期,劉禪曾悄然把一鎮劃在董允名下,而董允知道後直接上書劉禪,堅決不受,又跨馬加鞭的趕到此鎮,燒掉地契,將分到的田土還歸鄉民。

這是你十七代侄子劉備建立起來的蜀漢,都這麽廉潔奉公的喲~

召來伎人唱歌跳舞取樂觀看後世的中山靖王劉勝,發現劉備居然是自己的子孫後代,還在末年收攬這麽多人才,打下這樣的基業,樂的又給自己上了兩甕珍藏的好酒。

聽完的劉徹:……

臉有點疼,哎呀算了,反正不是我的臉在疼。

而為了對方的面子,葉圖南也還是給對方找補了下:

“蜀漢的情況稍微有點特殊,畢竟是為了光復漢室,所以對浮財能這麽不看重,正常來說拿合適的錢辦合適的事情,可大部分情況下是官吏拿錢不幹事還損公肥私,不清理才是天理難容的好嘛!”

劉徹覺著這很有道理,所以他請葉圖南多講講蜀漢,自己也沒事就在朝堂提一提諸葛丞相,順便罵朝堂上的大臣都是廢物,最後總結,全都是食君祿又不幹君事的垃圾,再不改,全換了!

要是以前,劉徹這麽幹早就要被大臣們聯手抵制,可今時不同往日,後世的強大實在是難以抵禦,別說平民百姓,就連部分大臣、大臣子嗣以及民間文人已經開始叛變,沒辦法,實在是沒自信。

普通人隨便吃肉不算什麽,可做肉的香料,菜品的種類,以及全世界的水果各時節想吃就吃,夏天有空調,冬日有暖氣,就後世各種色丁化纖服裝吊打現在99%的衣服,更不要說那隨處可得的學識和各種娛樂設施,除了還要上班之外,這比各大先賢幻想的大同盛世還要真實,甚至更加有跡可循,能夠做到。

而且,大家很多東西就是一脈相承,就像是扶貧濟弱,贍養孤寡,現代有扶貧,有兩不愁三保障,漢代也有簡化版的政策,只不過受限於生產力不允許,所以能做到的很少,這樣去看,後世就像是完美版的自己。

那,就算他們這一代達不到這樣的盛世,但心生向往,潛移默化的接受對方的部分價值觀,便是極為自然的事情,連朝堂之上都有有一部分人直轉移思想,開始強調為民做事了呢。

而對於那些損害利益的大臣權貴來說,日子是真的開始不好過起來。

不過,事情還是要看對比的,無才直接先把屋頂掀了,劉徹這邊又舉了拆窗的打算,最後捏著鼻子放低了要求,開個門就好,那大家反而能夠接受開門,還覺著皇帝甚是理智,這可真是可喜可賀——各種意義上的。

識人

三個時空需求的資料太多,繁雜的同時還涉及各行各業,哪怕是葉圖南和姐姐兩個人同時開工,每日能整理出來的有效內容還是少的可憐,甚至一天下來還是毫無所獲,面對這樣的情況,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使用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