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番外一

理想主義

直播結束沒多久, 葉圖南猛的收獲了數百萬的收益,以及歷史偏差過大,獎勵升級的提醒。

看著這些錢, 坐在沙發上的她已經有些麻木。

做為普通人,葉圖南沒有接觸過政事, 而看歷史可怕的一面, 便是在漫長時光下,個人, 甚至於整個朝代一代乃至幾代的生活與苦難都會被淡化到極致, 只剩下了歷史的演化過程。

好在, 葉圖南還是能看到,注意到普通人的。

可問題是,這種極重與極輕的交織會極大地擾亂她的感知, 甚至讓她陷入兩難的境地——

你到底是要千年後華夏依然傲立於世界之林,還是要現在的平民百姓過的更好?

可再仔細想一想,葉圖南便會發現, 其實這兩點她都做不到。

前者需要發展科技,後者同樣也需要發展科技, 但科技說著簡單, 實際上卻復雜的要命,甚至, 這已經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

就比如說,一個木工想要造椅子,他手頭也得有斧頭鋸子刨子等鐵質工具,如果這椅子要廉價到平民也買得起, 那就代表著背後有一個極其發達的鐵產業和配套的木材產業,再深入點說, 這時候,人口數量要以萬為單位,而這麽多人口的背後,必然會有一個龐大政體存在。

政體,是怎麽都繞不過去的。

而出現了政體,情況就更加復雜了,就像是今天江衍對她說的那樣,發的曲轅犁制造圖當然好,可平民百姓沒木頭啊!

一方面是某些地方本身就沒樹,這點李世民肯定能理解,還有一些地方就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砍伐,比如秦漢兩朝,那,如果想讓平民一戶,或者說五戶有一架曲轅犁,那必須得由官府出面調配安排,否則根本做不到提升民力,頂多只是讓大戶、富戶方便了自己——說不定還會催生出大戶高價出借農具,反過來繼續剝削農戶的情況。

這還只是最初級,最常見的農業用具。

而再往上的技術問題,就已經不是她能夠解決得了的,就比如葉圖南曾經因為好奇查過穿越者三大神器,玻璃那壓根不是古代制作不出來,事實上古代一直就有琉璃,造不出來大眾所認知的透明玻璃,是因為沒有天然堿,要是想化學制取……那要點的科技樹就廣了。

而類似於豬胰子的肥皂,唐代千金方裏就有記載了,甚至人家還加入了各種香料,等到明清時期還已經發展成了產業,都有了品牌呢,可惜這些只供給中上層人士使用,至於為什麽沒有平民化——完全是因為油脂不夠用。

誰比得上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希臘那幾個靠海城邦,橄欖樹多到能將橄欖油往身體上塗著玩啊!

當然,即便是這樣,整體西方早期也是缺肥皂使的。

而大眾認知中,肥皂起源於西方還能平民化使用,還是工業化帶來的錯誤認知。

至於火.藥,其實唐末就已經運用到軍事上,但當時火.藥的配方太差,沒有多少威力,所以宋代才被拿來表演和放煙花。

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而正是因為他們才拉動了火藥原材料價格的下降,並促進了火藥的繼續研究,而等配方繼續提升後,火.藥也是努力往武器上點,元朝末年出現了火銃和鳥銃,後來朱棣還組建了使用它們的神機營。

可惜,早期的熱武器效果非常玄學,好的時候是真好,不能用的時候也是真不能用,再加上其它方面科技樹沒跟上,明中後期國內的大炮已經要從葡萄牙人手中買了。

缺原材料、多項行業技術上不過關,缺乏專業人才……這麽多問題,根本不是她一個人能解決得了的。

想點科技樹,她一個人搞不定,技術完全不是解決古代問題的良方,想給基礎農業產品,又需要古代官府調配,就算是三位皇帝勤政,可底下的官吏呢?

看看漢代那些血案就清楚了。

所以真正要改的,還是大家對政體認知,就像陳勝吳廣砸碎了千年的貴族天生有種,葉圖南也要砸碎官吏貪汙本該如此的認知。

只有這樣,才會出現一批有更高追求的人去為民做事。

“範仲淹,王安石,包拯,寇準,宗澤,宋慈……宋代文人強調道德約束,當官為民,雖然有不少偽君子,可終究還是很有用的。”

交談

“可你掌握不了尺度。”李世民指出了這點。

冷靜下來思考,李世民便發覺他對無才,準確的說對後世的認知還是不足,無才在人情世故、做人方面稚嫩的不如如今十歲孩童,但後世的教育、各種科技讓她真正做到了不出門而得知天下事。

‘手機’和‘互聯網’能夠讓她輕松看到大國之間的博弈,哪怕只是事後的分析,同樣駭人的可怕,這可是萬裏之外國度博弈的完整過程,若是在如今,連朝中大臣乃至他這個皇帝都不一定看的這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