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貪婪(第3/3頁)

張煥點頭,“差也差不了多少,不過,不少是禁軍。”

“看門狗啊!”有人笑道。

“哈哈哈哈!”

眾人開啟了群嘲模式。

“據聞南周的禁軍和大唐的諸衛差不多,都被養廢了。”

“可不是。南周禁軍在汴京多年未曾動窩,更不曾去廝殺過。和咱們比起來,那便是綿羊。”

“不可輕敵。”張煥沉聲打斷了眾人的群嘲,“此次征戰,咱們吃了輕敵的虧。現在還要重蹈覆轍嗎?”

眾人心中一凜。

張煥說道:“此戰乃是彭靖與方崇指揮。你等想到了什麽?”

有人說道:“相公,文人指揮,那不是咱們的機會嗎?”

“彭靖果決,方崇狡黠,這是上次誰說的來著。如此,不可小覷。”

幾個文官微微搖頭。

張煥目光轉動。

這是要點名啊!

出彩的好機會。

關鍵是,看張煥的意思,分明就是想挑選前鋒。

這是立功的好機會!

官員將領們都昂首挺胸,就等著被張煥看到。

楊玄在琢磨著彭靖二人。

上次他出使南周時,就察覺到了些不對勁。

南周國中的矛盾確實是比較突出,和大唐一樣,權貴士紳巧取豪奪,百姓苦不堪言。以至於烽煙四起。

葉城遭遇叛賊只是一隅,天知道南周國中還有什麽大麻煩。

故而年胥迫不及待的提拔孫石等人,委以重任,聽憑他們發起新政。

這是一種危機感下的舉措。

但彭靖等人卻瘋狂抨擊新政,立場也很簡單,在他們看來,南周的根基不是百姓,而是文人,是士紳。

也就是所謂的精英。

文人在,士紳在,只要這群精英站在朝中的一邊,那麽什麽亂子都不怕。

在這個時代,皇權不下鄉,那麽基層是如何管理的?

靠的便是鄉紳。

這些鄉紳要麽是地主,要麽是文人,他們和地方官吏親密無間,雙方聯手管控著地方百姓。

這個局面看似很平穩,還不用朝中出人出錢,就解決了地方管理的空白。

可他們卻忘記了,人是貪婪的啊!

人的貪婪是本能,失去管控後的貪婪,能啃噬他們視線內的一切。

這些鄉紳在攫取了管理地方的權力後,很快就蛻變成了地方上的土霸王。

他們和地方官吏勾結,兼並田地,壓榨百姓……時日長了,百姓不堪盤剝,可卻尋不到控訴的渠道,要麽等死,要麽,只能揭竿而起。

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

帝王需要借助鄉紳來管理地方。

而鄉紳也需要借助這個機會來發家致富。

可百姓呢?

被這群最尊貴的人忘卻了。

直至烽煙四起時,帝王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精英就是最大的毒瘤啊!

這時候年胥才想起,娘的,必須要從這群毒瘤的身上割塊肉下來,緩和一下和百姓的矛盾。

可那些人會願意嗎?

都吃進嘴裏的肉,誰想讓我吐出來,我特麽就和誰拼了!

哪怕這個人是皇帝!

彭靖和方崇等人不過是這些人的代表罷了。

所以,南周國中的這場紛爭,實則便是對百姓的態度之爭。

皇帝覺得百姓雖說是牛馬,可要想牛馬幹活,好歹得給他們吃點兒草吧?

彭靖等人代表的那群人卻呸了他一口。

去尼瑪的!

那群賤民只要不死,就得繼續給爺做牛做馬!

皇帝認為,雖說百姓是牛馬,但要安撫。

彭靖等人所代表的精英群體認為,百姓只是工具人,為咱們掙錢耕地的工具人。工具人能不餓死就行,還想著什麽安撫,你喝多了吧?

兩者之間最大的認識差是:貪婪!

皇帝低估了人性的醜惡。

所以,這是個死局!

解不開!

楊玄微微搖頭。

“楊玄!”

“啊!”

楊玄擡頭,有些茫然。

然後發現一群人正用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著自己。

連石忠唐都是如此。

“你部為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