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鮑魚燉出來的鴨子,味道真絕!墩墩:小貓咪沒壞心思!(第2/4頁)

現在聽蔡和平說熊掌還沒女婿做的冒牌熊掌好吃,心中的遺憾這才減緩很多。

有個好女婿,真是一件幸事。

大家邊吃邊聊,林旭看了看時間,起身說道:

“廚房裏的福魚燉鴨差不多要好了,我去看看,行的話大家可以繼續品嘗。”

一聽這話,任崇墨便來了精神。

今天除了要嘗賽熊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隨園食單》裏記載的福魚燉鴨了。

光看袁枚和過去一些文人的記錄,感覺這道菜是天下至美。

但不少人下手去做,卻發現味道完全沒形容的那麽好。

現在林旭做了,讓這群文人立馬來了精神,打算見證一下,到底是今人不會做,還是古人吹牛說了大話。

崔清遠也挺來勁:

“林老板之前做的銀絲鲊湯和雞尖湯,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這道福魚燉鴨,也能做到這種地步。”

林旭說道:

“如果沒什麽意外的話,應該比銀絲鲊湯和雞尖湯要好喝的。”

雞尖湯就是用雞翅尖和清雞湯做成的酸辣湯,而銀絲鲊湯也是把魚鲊切成細絲用清高湯做成的湯水。

這兩道都是湯菜,而福魚燉鴨,則是一道燉菜。

相對來說,燉菜要比湯菜更好吃一些,也更下飯一些。

而且福魚燉鴨的成本之高,能做出好多銀絲鲊湯和雞尖湯,這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菜品。

哪怕從菜品的地位論起呢,銀絲鲊湯和雞尖湯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明朝中期家常食品,連正餐都算不上。

但福魚燉鴨,可是太守家裏招待貴客用的大菜。

離開包房,林旭來到樓下,見嶽母領著一群鶯鶯燕燕在吃飯,笑著說道:

“你們這麽在樓下吃,不知道還以為咱家不允許女眷上桌吃飯呢,這要是被人拍到,說不定網上就會多一篇討伐我的小作文。”

韓淑珍說道:

“我們不喜歡喝酒的場合,在這吃多好啊,想吃什麽吩咐廚房一聲就行,省事兒。”

她現在完全沉浸在了劇情中,要是在樓上,拿著平板看電視不合時宜,也不禮貌,但在女兒外甥女和一群侄女面前,哪怕是開外放也沒人嫌棄。

這麽舒舒坦坦的吃一頓飯多好啊,樓上那些喝酒的禮節,想想就累得慌。

舒雲擦擦嘴問道:

“這是準備要上福魚燉鴨了嗎?”

“對,應該燉差不多了,我來廚房看看。”

走進廚房,他來到燉品區,見到了那幾個正從鍋蓋縫隙中往外冒熱氣的砂鍋。

裏面公鴨子和發好的幹鮑魚,加的是高湯,此時濃郁醇厚的香味順著水蒸氣向外冒,聞著就讓人心裏舒坦。

林旭沒有直接掀開鍋蓋,而是先把火關掉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香味能夠更好的回到湯裏面,要是此時掀開鍋蓋,大量香味就會被水蒸氣帶走。

關火後,他戴上隔熱手套,捧著一個砂鍋來到外面。

正在啃甜皮鴨的陳燕一看,趕緊起身將桌子中間的甜皮鴨騰開,而舒雲則墊上了編織隔熱墊。

林旭把砂鍋放在中間,這才說道:

“剛從灶上端下來,你們吃的時候要注意點,別燙著了。”

說完他捏著鍋蓋掀開,頓時,一股濃郁的鮮香味從鍋裏飄了出來,連正在看電視劇的韓淑珍都被這股子香味給吸引住了:

“好香的味道。”

林旭拿著一個木柄的湯勺放進鍋裏,順便查看了一下湯色。

燉的時候加了一鍋濃白高湯,現在只剩下了半鍋,用勺子攪拌一下,能發現湯更濃稠了,表面還飄浮著一層油脂,香味非常濃郁。

裏面的鴨子還保持著完整的賣相,但輕輕一碰,鴨子的外皮就顫巍巍的,說明鴨肉已經徹底熟透。

周圍點綴著一些鮑魚,個頭看起來膨脹了一些,質地也感覺有些軟了。

林旭放下勺子說道:

“可以吃了,記得把鮑魚撈完啊,這可貴著呢。”

接著他又回到廚房,讓傳菜員往樓上送一鍋,剩下兩鍋是服務員和廚師們品嘗的,這頓鴨子吃完,再想吃這麽鮮美的鴨子估計就要到深秋了。

所以都嘗嘗。

等林旭再次回到樓上,大家已經開始吃了。

耿立山親自給蔡和平盛了鮑魚和鴨肉,笑著說道:

“和平老哥,嘗嘗,這可是失傳菜品,能被復刻出來,是咱們的口福啊。”

蔡和平雙手接過:

“多謝立山先生,這香味,光聞起來就讓人著迷。”

其他人也被這道菜給迷住了。

戴建利嘗了一口湯,感嘆道:

“以後誰再掰扯古代人只會吹牛說大話,我就把這碗湯潑他們臉上,這鮮味和香味真是絕了,哪怕一口菜不吃呢,光這湯,就能甩開一大票這類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