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偶爾吃一次雜糧野菜窩頭,別說,味道還真不錯!(第2/4頁)

然後跳到院子裏的桌子前,認真看了會兒那塊石頭,便舉著尾巴,去豬圈旁邊的籠子前,開始欺負裏面那只鴨子。

沈佳悅說道:

“墩墩跟個小村長一樣,見到院子裏有小動物就要訓斥一番。”

陳媛媛抓著一把野蔥,一邊麻利的擇著一邊問道:

“我看網上好多人都在催墩墩開直播,你們咋不讓墩墩播了呢?”

“我們不喜歡墩墩生活在鏡頭下,也不喜歡強迫它做任何事情,哪天它想直播會要求的。”

從第一次直播都現在,墩墩也就直播過三四次。

雖然每次直播,廣告商都不斷的打電話,希望能讓墩墩幫忙帶貨或者打廣告,但沈佳悅都沒同意。

林旭說道:

“年前侯總給我聯系,讓墩墩直播時旁邊擺一個邁莎銳的汽車模型,我那會兒沒答應,不過這次既然他們又加錢了,到時候讓燕姐跟他們談一下植入的合約吧。”

雖然任何廣告不接,但自己代言的,該宣傳也得宣傳。

沈佳悅對邁莎銳的感官不錯,笑著說道:

“可以,邁莎銳這個品牌,至少不會辱沒了咱家墩墩的名氣……昨天我在邁莎銳官網上查了一下,他們不僅車賣得貴,汽車周邊也超級貴,一個兒童座椅居然能賣到六位數,真會割有錢人的韭菜。”

印象中,兒童座椅也就幾百塊錢罷了,哪怕貴點,也最多上千塊。

邁莎銳上來就賣十幾萬,連林旭都好奇,這些座椅的目標客戶是誰。

沈國富笑著說道:

“這種定位,一般都不是為了賣,而是彰顯品牌價值的,用配件、飾品、工具等附屬物品,增加顧客認可度,還能增加品牌凝聚力,算是維護逼格的。”

高端品牌往往都有類似的操作。

比如前些年,那些動輒好幾萬一盒的高档月餅。

明知道銷量不高,甚至沒人買,但依然會擺在商場的醒目位置,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逼格,用噱頭吸引大眾的目光。

趁著大家擇菜的時候,林旭來到廚房,拿出廚房裏的雜糧面,開始和面。

所謂的雜糧面,一般指的是高粱面、玉米面和豆面,三種混合起來蒸的窩窩頭,被稱為雜糧窩窩。

除了這三種之外,雜糧窩窩裏還可以加小米面、豌豆面、綠豆面、黑豆面以及各種粗糧磨成的面粉。

雜糧是個統稱,泛指米面之外一切粗糧。

但現實生活中,所謂的粗糧其實也不怎麽粗,因為現在提倡粗糧細做。

有限度的吃粗糧對身體好,但真要全盤按照困難時期的方式去做,那就不是健康了,那是自虐。

林旭用熱水浸泡了一些玉米糝。

玉米糝的口感比玉米面要好,同時玉米中的膳食纖維也有助於消化。

除了玉米糝之外,高粱面和黃豆面都是去殼細加工的,用的時候他甚至還過了一遍篩子。

把玉米糝泡軟,放入高粱面和黃豆面,加入一點發酵粉,放一點點食鹽,再來點白糖,用熱水揉成面團。

最後將面盆放在溫水中,開始餳發。

沒多久,外面的野菜已經收拾妥當,大姑一家和二姑一家也準備開車回去,他們還有親戚要走動,約定初六再來。

走的時候陳美娟給打包了不少野菜,又將家裏的鹹肉和林旭從京城帶來的醬油肉醬油鴨等菜品,也帶走不少。

剩下的野菜還有一大盆。

林旭打算把野蔥炒雞蛋,野韭菜有點少,就直接摻到雞湯面片中算了。

至於別的野菜,用幹辣椒爆炒一些,再裹上幹粉蒸一些,剩下的全都做成野菜窩窩。

野菜窩窩比較簡單,野菜切一下放進盆裏,加入食鹽和雜糧面,和成面團,再做成一個個窩窩頭就行。

吃的時候不管蘸蒜泥還是蘸辣椒油,味道都非常棒。

連著吃了幾天大魚大肉,是時候吃點清鮮的野菜窩窩刮刮油了。

林旭把野菜窩窩做好,放進墊了矽膠籠布的蒸盤中,那些餳發的雜糧面也差不多已經好了。

把面團放在案板上揉搓一下,隨即揪成一個個面劑子。

再分別揉圓,揉的時候把大拇指摁進去,做成一個凹進去的窩,這就是窩窩頭名字的由來。

其實京城有種類似的點心,名叫小窩窩。

用的是栗子面,蒸出來的是甜絲絲的,最好蘸著蜂蜜吃,口感更絲滑,吃起來也更美妙。

據說是慈禧的最愛,但具體真假,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京城的所有美食,幾乎都能跟乾隆和慈禧搭上關系。

也就人家不能說話,否則不定得跟多少人打官司呢。

兩種窩頭全都做好,放進蒸櫃裏進行蒸制。

趁著這個功夫,林旭又和了一些面,準備做雞湯面片,吃粗糧的時候,要喝點湯,這樣才能滋潤腸胃,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