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萬裏春(二)(第2/6頁)

“這個就要看您黃相公了,您最是與人為善,只要禮送得好,您有時也願意為那些個朝臣平一平他們的事端,即便丁進沒求過您,說不得他什麽親戚,正好求了您卻沒求上的。”

“……你!”

黃宗玉咬牙切齒。

他是常在河邊走,以往也沒個濕了鞋的時候,但如今,他卻是整個人都在這潭泥水裏了。

寅時天色還是漆黑的,天上落著雪,朝臣們一個又一個地冒著風雪趕來慶和殿,所有人得知一夜之間,潘三司與丁禦史被殺,一時嘩然。

“那張信恩果真如此兇殘?!竟能殺了潘三司與丁大人?”翰林侍讀學士鄭堅滿臉不敢置信,“黃相公,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那蓮華教的張信恩殺潘三司做什麽?!

“諸位應該也知道,蓮華教在南邊作惡多端,糾集信眾,說是求神佛庇佑,實則是為謀逆!他們信眾之廣,且根底有深,咱們朝廷幾番圍剿,也未能滅其根本。”

黃宗玉說著,嘆了口氣,“潘三司是費盡了心力,才將這蓮華教的副教主張信恩引來雲京,我們本想借此人來將蓮華教連根拔起,豈料他太過狡猾,提前識破了我們的打算,又自知逃脫不得,便索性將潘三司殺害。”

“他那四散潰逃的教眾為泄憤,還殺了貴妃的父親吳岱。”

“誰能證明?”

鄭堅怎麽也接受不了黃宗玉的這番說辭。

黃宗玉盯住他,冷聲道,“張信恩還活著,這是他親口認下的供詞。”

“只怕沒有這麽簡單吧!”

這道聲音中氣十足,文武百官皆朝階下看去,只見魯國公提著衣擺,一步步地踏上來,“夜裏侍衛馬軍司搜捕張信恩,葛讓葛大人為何親自前去?”

“國公爺,葛讓是我讓他去的。”

黃宗玉說道。

“您讓他去的?”魯國公走上來,將衣擺撂下,“誰都知道如今這個時候,徐鶴雪的舊案鬧得沸沸揚揚,葛大人昨日才在泰安殿上與人為徐鶴雪而爭執,夜裏,就親自帶著侍衛馬軍司的人搜捕張信恩,偏偏也就是在這個當口,潘三司,丁大人,還有娘娘的父親吳岱都死了。”

“國公爺此話何意?”

“誰人不知,侍衛馬軍司中,有葛讓葛大人定乾軍的舊部!”魯國公迎上黃宗玉的目光,“黃相公,您本是清清白白,可萬莫讓人蒙蔽了去。”

黃宗玉的胡須被風吹得來回拂動,他嘴唇微動,沒說出什麽話來,孟雲獻便上前一步,“聽國公爺這意思,是葛讓故意領著舊部,趁搜捕張信恩之機,連殺兩位朝廷命官,還有娘娘的父親?”

魯國公冷聲,“張信恩區區一個反賊,如何能有這般能力?”

風雪呼嘯之聲掩蓋了諸多朝臣的議論之聲,鄭堅等人神色各異,而中書舍人裴知遠恰在此時趕來,他被寒風嗆了嗓子,話也說不出,只得一邊咳嗽,一邊給魯國公與二位相公作揖。

“那麽我倒要問國公爺,”

孟雲獻往前走了兩步,他對上魯國公的視線,“若真如國公爺您猜測的這般,那麽依您之見,葛讓殺吳岱,是他輕信蔣先明等人的話,鐵了心要為徐鶴雪報私仇,可您倒是說說,他為何殺潘三司?”

魯國公瞳孔一縮。

“蔣禦史呈交的那份譚廣聞的罪書裏,有吳岱,卻好像並沒有潘三司啊,那麽葛讓,殺潘三司是為什麽?”

孟雲獻言語清淡,實則步步緊逼,“還是說,國公爺您知道為什麽?”

“我不知道!”

魯國公幾乎被孟雲獻這三言兩語逼出冷汗,他本能地反駁。

“既如此,那麽國公爺又如何篤定,潘三司,丁大人,吳岱三人的死,是葛讓為徐鶴雪報仇所為?”

孟雲獻一雙眼掃過慶和殿前的這些朝臣,“丁大人與徐鶴雪有什麽相幹?潘三司與徐鶴雪又有什麽相幹?他葛讓,為何敢不要這身官服,甚至不要性命,不顧王法,也要為一個死了十六年的人報私仇?”

“我孟雲獻想問諸位,有誰,敢為徐鶴雪如此?”

有嗎?

朝臣們面面相覷,又竊竊私語。

他們神色各異,正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時,誰敢應孟雲獻這句話?誰不怕如蔣先明等人一般,被投入大獄等死?

是不要這官身了嗎?

是活夠了嗎?

誰敢在此刻,為已經在十六年中,就快要為人所淡忘的那個十九歲的叛國將軍喊一聲冤?

他們不敢。

因為近來的事,已經嚇破了他們的膽。

孟雲獻笑了一聲,“國公爺,您看誰敢?”

魯國公頭皮發麻,他當然知道孟雲獻這番話底下暗藏的鋒刃,他與潘有芳親手做成了如今這個局面,令朝臣在徐鶴雪的這樁舊案上,即便心中生疑,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可此刻朝臣的不敢,卻反倒成了孟雲獻用來反駁他的有利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