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行路難(三)(第2/3頁)

“若非如此,徐鶴雪當年即便身負死罪,也不至於要受早已被廢除的刑罰,將軍延用他的這道軍令,豈非與族中作對?”

段嶸絮絮叨叨,而倪素卻因為他這樣一句話而腦中轟然,城墻之上寒風呼嘯,她滯了片刻,又猛地朝底下望去。

她渾身冷透了,幾乎站不住,踉蹌地往後退了幾步。

“倪小娘子?”

段嶸連忙伸手來扶。

徐鶴雪就在不遠處的幾級石階下與人交談,聽見段嶸的驚呼,他提著衣擺走上去,正見段嶸穩穩地握著倪素的手肘。

長巾遮掩了徐鶴雪的面容,他一雙眸子定在段嶸的那雙手上,神情亦清冷無波,卻步履無遲,走到她的面前去。

“倪素。”

段嶸的手何時握著她的手肘又何時松開,倪素其實都不曾注意,唯有他的聲音落來,才令她倏爾從尖銳紛亂的思緒裏回神。

倪素看向他。

蔣先明臨危受命知雍州,從民意,以淩遲之刑處死叛國罪臣徐鶴雪。

市井之間,人聲紛繁的熱鬧之處,哪裏有蔣先明的清名傳頌,哪裏便有叛國將軍徐鶴雪的惡名廣流。

可是蔣先明從的民意,到底是什麽民意?

是如今日這般,二姓大族的族長振臂一揮,千萬附庸簇擁而來的……所謂民意麽?

徐鶴雪只見她臉色發白,以為她肩上的傷痛得厲害,正欲說些什麽,卻不料她的手忽然伸來,一下握住他的手。

她的掌心溫熱,反襯他的冰冷,而她的手指越收越緊,徐鶴雪發覺她有些細微的抖。

“我楊天哲可以暫不入城!”

忽的,城墻之下,城門之外,傳來一道聲音。

段嶸立即跑到城墻另一邊去,果然見城墻之外,是一身甲胄未脫的楊天哲,他身形高大,下巴蓄著青黑的胡茬。

“我年少之時因一時激憤而轉投丹丘王庭,”他說著,忽然雙膝一屈,竟在眾目睽睽之下,重重地跪了下去,“我愧對君父,亦愧對爾等雍州百姓,我可以暫不入城,我手底下的起義軍也可以跟著我暫守城外,但請秦將軍,請諸位,能夠放我帶回的老弱婦孺入城安頓!”

他所說的老弱婦孺就跟在他身後不遠處,被兵士們護著,一個個衣衫襤褸的,怯生生地朝城門靠近。

城門之內,一時寂寂。

“不能相信他!”

“誰知道他什麽居心?他帶回來的這些人裏,有沒有他安插的奸細也未可知!咱們雍州城要是進了這些人,指不定又要遭什麽樣的難!”

有人起了頭,如亂石擊水,驚起波濤。

“秦將軍!這麽些年您一直將雍州城守得很好,咱們大家都記得您的好,可此人實在不足為信!”

“是啊秦將軍!”

眼見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秦魏兩姓的族長卻一直沒有開口說話。

被起義軍的兵士們護在中間的老弱婦孺一時再不敢擡步往前,他們瑟縮在一塊兒,埋著頭,茫然又難堪。

楊天哲閉了閉眼,幹裂的唇翕動,頹然地跪在那裏,什麽聲音都發不出。

“諸位之中,難道沒有在十三州至今未能歸來的至親?”秦繼勛擡起下頜,掃視著面前這些人,“本將軍就在城門之內的方寸之地,給他們搭建氈棚暫作棲身,諸位也要攔?”

城墻之上,倪素忽然拉著徐鶴雪朝石階底下去,她的步子有些急,察覺到徐鶴雪的步履有些跟不上,她想起他身上的傷,一下慢了許多。

“此處搭好氈棚後,本將軍自會派人來守,無論何人,膽敢妨礙軍務,我必治罪!”

倪素牽著徐鶴雪走下城樓,正聽見秦繼勛這一道軍令,而城門之外傳來一陣騷動,倪素回頭,瞧見一名形容憔悴的婦人扶著微微隆起的腹部跪坐在地上,面如金紙。

“秦將軍,若要搭氈棚,還請盡快搭起一個來。”

倪素立即對秦繼勛說道。

秦繼勛朝外面看了一眼,隨即令人趕緊去準備氈棚,又招手讓段嶸將那婦人趕緊帶進來,那婦人卻撲通一下跪在段嶸的面前,抓著他的衣擺,哭求:“大人,請賜我一碗藥吧!”

她的衣袖往後堆疊,露出來她臂上一道顯眼的刺青。

眾目睽睽之下,她驚惶地攏緊衣袖,渾身發顫,根本不敢迎上此間所有人的目光。

“她那是胡人的……”

有好多人竊竊私語。

只有丹丘胡人,才會在軍妓的臂上刺字。

這麽多雙眼睛好似淩遲著婦人的每一寸血肉,她的眼瞼不斷有眼淚砸下,卻聽一道清越的女聲響起:“氈棚搭好後,可有娘子願意幫我?”

魏家的族長回頭掃視一眼眾人,人群之中安安靜靜,一時無人出聲,他回過頭,面無表情地審視著那個作男裝打扮的年輕女子。

她的身側,是一個以長巾遮面的年輕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