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永遇樂(二)(第3/3頁)

倪素曾經對這個名字的印象僅止於此,但從孟雲獻的那本雜記中,她讀到在所有罪惡加身之前,他的過去。

青崖州徐氏,世家大族,曾在舊朝世家林立之際,亦有過與君王共治天下之輝煌,即便後來百年之內,世族衰微,但徐氏家風嚴苛,徐氏子弟無不文武兼修。

徐鶴雪的父親徐憲是大齊聲名極盛的書法大家,卻也在胡人鐵蹄踏足屏江之際,臨危受命,封天策將軍,死守前線近十年,使丹丘胡人借屏江深入北境的計劃拖延了近十年。

徐憲因傷病而亡,他死後,屏江被胡人攻破,而徐鶴雪年僅七歲,隨母親周氏與兄長徐清雨入京。

當時先帝仍在,為徐清雨與文端公主指婚,徐鶴雪便隨母親住在公主府中。

徐清雨是文端公主的駙馬,亦是當時的大理寺少卿。

徐鶴雪七歲拜張敬為老師,他十三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時年,胡人的兵馬已逼近青崖州,因母親臨終亦不忘父,徐鶴雪帶著母親的骨灰孤身一人回到青崖州將母親與父親合葬,並於混戰中安然回京。

十四歲,他進士及第,聲名響徹大齊,正是春風得意少年時,卻聞青崖州被胡人攻破。

兄長徐清雨生來多病,多年更囿於家國之憂,其時已病骨支離,聽聞故土陷落,不久便撒手人寰。

入仕在即,徐鶴雪卻在與嫂嫂一同料理完兄長的喪事之後,毅然遠赴邊關,投身苗天照將軍的護寧軍中。

十五歲,他在丹原領七百騎兵,深入胡人腹地後方,火燒胡人軍帳,以七百之數,折損胡人後方兩千人,活捉了在後方督戰的親王之子——澤冗,為在前方作戰的苗天照撕開胡人精銳的破口。

此戰,是徐鶴雪的成名之戰。

十六歲,他離開護寧軍,統領靖安軍,在飲馬湖殺得胡人肝膽俱裂,更親手殺死胡人親王多羚,奪回燕關千裏。

十七歲,他駐守居涵關,使城池固若金湯,三戰便令胡人聞風喪膽,不敢再進一步奪取北境漢地。

十九歲,他受封玉節大將軍,統領雍州三軍,這一年,是他聲名最盛之年,亦是他劍骨竹心淪落泥淖之年。

雍州城淩遲了年少的玉節將軍,從此好像再無人記得,他也曾策馬持槍,秉持一顆赤子之心,認真地護衛著他身後的大齊。

倪素在紙上讀他的生平,她好似也親眼目睹他曾經的少年意氣,後來的折戟沉沙。

他做的官,非是他老師心中期望的官。

“倪素,我真的,很想要你的信任。”

倪素推開醫館的大門,倏爾想起那夜他的這句話,她握著琉璃燈盞的手一緊,好一會兒才記起要擡步往後廊去。

可敲門聲響,她步履一滯。

倪素回頭,門外立著一個青年,他披著一件破爛的鬥篷,兜帽略微遮掩了他蒼白的臉,但他擡起來的那雙眼,瞳孔卻比尋常人的大。

烏黑而陰寒。

他步履僵硬的邁進門檻,兜帽松懈了些,令倪素更將他的臉看清了些。

他竟然,沒有眉毛。

“我找徐鶴雪。”

他慢吞吞地說。

倪素一震,她看著他,倏爾想起一日雨天,街上有個青年想搶她手中的包子,那時,徐鶴雪對她說,不生毛發,雙瞳有異,即為——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