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3/3頁)

這個小黃門是他在高墻中給他送飯,陪他說話,送他一家老小去鳳陽府的那個太監。

朱文圭再入南京城住到乾清宮的時候,才知道他在乾清宮當差。

乾清宮沒幾個太監,南衙僭朝的財政捉襟見肘,也給他配不了多少人。

孫忠完全沒想到這個被關了五十多年的建庶子,居然還有可以用的人,壓根沒有對朱文圭有任何的設防。

有人把朱文圭當回事嗎?沒有,所有的人,都當他只會和煦的笑,只會說準。

也沒人把他當人看,除了陛下。

是陛下寬宥了他,把他從高墻裏放了出來,是陛下讓他見到了那個天窗裏的天日是何等模樣。

這個太監換了身衣服去了會同館,隨著送菜的庖廚溜了進去,見到了嶽謙。

嶽謙呆滯的看著這太監,拿著手中的書信說道:“你是宮裏的人?”

“咱家給建庶人送了三十年的飯。”太監笑著說道:“建庶人蒙昧未曾開智,但並非不知天命之人,今日朝堂之上的事兒,建庶人都寫了下來,可以一並送到京師。”

“咱家每七天來一次,把朝中諸事都理清楚,送於天使。”

嶽謙驚訝萬分的說道:“辛苦。”

太監走了,留下了嶽謙、季鐸和袁彬三人目瞪口呆,這僭朝是全員內鬼不成?

“這算是陛下的家事還是國事啊?”嶽謙看著那封未曾封好的書信,無奈的說道。

南京乾清宮並無火漆,自然無封。

嶽謙再問:“這信,咱們看不看?”

季鐸和袁彬立刻不斷搖頭,私拆皇室書信,殺頭的罪名。

袁彬幹脆拿出了火漆,把信封上才松了口氣說道:“管他國事還是家事,送到京師,陛下頭疼就是。”

季鐸連連點頭說道:“也對,咱們辦差的,摻和這等事兒幹啥。”

袁彬出去打探消息,寫成了奏疏,加上朱文圭的書信和李賢的陳情疏,火速的送往了京師。

朱祁鈺收到了這三份東西,說的都是一件事,咨政院的印把子,已經被李賢握在了手中。

朱祁鈺也收到了檄文,他只是研究了下咨政院的印璽,至於內容,他也沒仔細看。

他知道這些人的訴求,但是他可沒打算改悔,他準備去南京,物理說服對方。

“再不打過去,李賢豈不是要當老大了?”朱祁鈺拿著這書信,哭笑不得的說道。

建庶人居然克服萬難,把書信送到了會同館,是朱祁鈺完全沒想到的事兒。

雖然建庶人字不好看,但也比脫脫不花強上百倍千倍。

朱文圭說他不是不知天命之人,只乞求事畢,能饒妻兒一命,哪怕是再束之高墻。

興安看了許久,想了想試探的說道:“孫忠一旦病故,整個叛軍能拿主意的人,實際上,就是李賢了。不知於少保以為呢?”

於謙拿著書信看了許久,點頭說道:“印璽信之,唉,這幫人哪裏懂什麽國家之制?李賢好手段啊。”

“陛下,諸王明日進京了。”於謙俯首說道:“時漢庶人造反,楊榮首勸帝親征,帝難之。夏忠靖夏原吉曰:獨不見李景隆已事耶?帝意遂決。”

“陛下該找個監國的人了。”

諸王造反的平叛,陛下必須要親征,這也是大明朝的規矩。

當初建文皇帝讓李景隆平叛,怎麽都無法平定,李景隆有大功於燕府,最終讓燕府靖難成功。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有意襄王監國。”

於謙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襄王無疑是個好的人選。

一個小黃門匆匆的跑了進來,張皇失措的說道:“陛下,襄王他……襄王他昨日起頭痛不已,病了。”

這個生病的時機很是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