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2/3頁)

確權,主要是確定咨政院、六部、都察院等職責。

最主要的是確定諸王戚畹、各軍勛的繼承、法律上的特權,主要脫胎於八議八辟。

也不算是舊瓶裝新酒,是在這奉天殿內,諸王戚畹、軍勛、縉紳的主要訴求。

比如分儒戶、縉紳,比如豁免一體完糧,征比錢糧不與百姓一例滾催。

當初鬧到罷考,就為了不交稅。

這部分確權完全確定了所有人的訴求。

王驥看完之後不斷的點頭,左右商量了下說道:“這部分很好,若有補充,拿到咨政院再談。”

謝璉也頻頻點頭,這就是他們想要的,我縉紳、士大夫怎麽能和泥腿子同日而語,一例滾催呢?

最後的量度,是確定天下稅法,尤其是鈔關、市舶司,這部分已經在做了,更加沒什麽疑問了。

孫忠認真的研究了下這部分的內容,欣喜若狂,他笑著說道:“李尚書真乃是密勿帷幄,人望之如神。為太平宰輔,定策元勛是也。”

“殿下,此乃定國六十四條,還請殿下準許。”

朱文圭滿是和煦的笑容,點頭說道:“準。”

這李賢的四曰朝綱,幾乎把這南衙岌岌可危從危亡的局面立刻挽救了回來。

李賢笑著說道:“我有新檄文,待咨政院用印,便可送往北衙了。”

孫忠抓著拐杖站了起來,滿是驚訝的說道:“新檄文?”

李賢將新寫好的檄文遞給了孫忠,孫忠看完長笑不已,遞給了王驥,王驥愣了許久才說道:“吾誠不如君賢啊。”

謝璉看完也只能感慨,李賢真的好生厲害,這就是大明朝京官正五品的實力嗎?

謝璉眉頭緊皺,他意識到了不對。

正五品在大宴賜席上,連個座位都沒有……

這麽個正五品出來就這麽厲害,那北衙那群人得多厲害啊。

李賢新的檄文,剝離了陛下七宗罪的部分,確定了是皇帝苛責,逼的大家不得不反,然後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核心的論點就是,陛下不要受奸佞的蠱惑!陛下啊,你趕緊改悔吧!

只要陛下改悔,我們還是陛下的親親之誼!

只要陛下改悔,我們還是陛下的戚畹幫襯!

只要陛下改悔,我們還是陛下的良德縉紳!

“好,好啊!不錯,印綬監需要趕緊刻印,這咨政院大印,還是由李尚書持,諸位以為如何?”孫忠看完了檄文,連連點頭,提出了建議。

李賢打了個哆嗦說道:“還是會昌伯持有吧。”

“我老了,不中用了,眼睛看不清楚,聽不清楚,還沒什麽精力,如何處理這些錯綜復雜之事呢?還是李尚書來吧。”孫忠要是再年輕十歲,他就拿著這印了。

孫忠倒是想把咨政院大印給孫繼宗,但是誰能服氣呢?

這個蠢兒子,他自己都想打死。

“要不讓靖遠伯持印?”李賢當然不願意沾染這種晦氣的東西,持這印綬,豈不是要上皇帝送太醫院的名單嗎?

王驥搖頭說道:“李尚書既然是提議設立咨政院之人,那就李尚書持印吧,我覺得可行。”

李賢除了才能,既沒有錢,也沒有兵,更沒有自己朋黨臣工,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李賢頹然的看了眼謝璉,無奈的說道:“要不謝侍郎持印?”

謝璉搖頭擺了擺手,他何德何能,他就是李賢手下幹活的驢罷了,他哪有拿主意的能力?

李賢無奈,嘆息的說道:“那只能我拿了,唉。”

李賢在朝堂之上,一口一個陛下,說他是心懷故主,那是必然的,但是他被脅迫著不得不造反,的確合適持印綬。

咨政院有三票,李賢是文淵閣大學士,持有咨政院大印,但是他不投票。

三方商定好了,他負責印章,但是他又有實際的權力,財經事務。

在經過了三個多時辰的商定之後,朝綱總憲終於定了下來,印綬監也用最快的速度,制出了咨政院大印。

李賢看著這大印上的「咨政院文淵閣大學士李賢」幾個字,就是無奈。

這檄文入了京,陛下的怒火,可想而知。

但是他不能讓江南亂了,這是他的命。

李賢按下了自己的印綬在檄文之上,滿臉悲苦,為什麽倒黴的總是他呢。

朱文圭笑著說道:“退朝。”

“恭送殿下。”諸多朝臣行禮。

朱文圭回到了破敗的南京乾清宮內,這是他的寢室,十分的破敗,自己的妻兒都在這乾清宮內。

朱文圭想了想,將今天的事兒,寫到了一張紙上,吹幹了墨跡,掏出了自己的印按在了上面,他站起身來,來到偏殿叫了一個小黃門過來,說道:“送會同館天使嶽謙。”

他雖然不諳世事,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