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攜酒上青天35(第6/7頁)

隨即他們就這份旬報裏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商機。

“這個能夠使小麥增產一倍的蚯蚓肥,絕對有市場!”

果不其然,邸報發行沒有兩天,大街小巷的百姓都在討論這個蚯蚓肥了,其中有不少人都表示如果這個肥料不貴的話,他們願意購買。

嗅到商機的商人們,也不管這個蚯蚓肥的價格如何,駕著馬車就往盛北跑,先買先賺。

只要這個蚯蚓肥的價格不超過糧食的價格,這裏面的利潤怎麽都不會太少,大不了薄利多銷嘛。

就算薄利多銷不了,也能拉回來合著鋪子裏面的其他東西配合著賣,做商人的就沒有讓自己虧本的。

有些商人是沖著蚯蚓肥去盛北的,還有些商人純粹就是因為糧食區的盛北。

去年那場水災,讓不少商人都把家裏的存糧給捐了出來,在經過這一年糧鋪的售賣,鋪子裏面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既然盛北這次大豐收,這麽充足的糧食,他們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糧價上再壓壓價,如此回來一倒手又能掙一大筆。

還有些商人看到這麽多商人跟著去盛北,想到勝北那麽多災民突然有了錢也是需要消費的,拉著自家的貨物跟在這些商人身後也向盛北去了。

這才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原本狗去了都得餓著肚子回來的盛北,現如今各大商人都往盛北跑了,生怕跑慢了就沒有生意做的架勢,看得曾經都說那盛北是個垃圾收容所什麽垃圾都要得百姓們,目瞪口呆。

一年啊,這才僅僅一年的時間,一個偌大的災區就這樣慢慢再恢復了?!

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看待盛北,盛北這邊豐收完了之後,所有人都看著許懷謙:“許大人,接下來我們種什麽啊?!”

“種豆子、花生!”許懷謙想不想地說道,他計算過了,一畝地五石的麥子,就算盛北的百姓賣一半留一半,那剩下的麥子也夠他們吃一年了。

老百姓有了糧,還缺什麽?

缺油啊!

他觀察過了,在縉朝,要是沒有油,一個成年男子敞開肚皮吃,至少需要兩斤糧食才能夠填飽肚子。

但是若是有了油水,就算是下苦力的勞力,一天半兩糧食就能夠飽腹。

省下的一斤半兩糧食,還可以養活家裏三個相同的勞動力,可想而知,油是多麽的重要。

但是,這個時代,黃豆的榨油率特別低,只有百分之三左右,也就是一百斤黃豆才出三斤豆油。

所以不怪豆油貴得離譜。

而亞麻油出又是高,但許懷謙想起來,這種油吃多了,對身體的刺激性特別大。

怪不得他這麽排斥吃亞麻油。

所以,他覺得為了全縉朝百姓的安危,有必要推出能夠替代亞麻油的油了。

黃豆油和花生油就不錯。

雖然花生油許懷謙也不喜歡,但是不妨礙花生比黃豆的出油率高啊,好像能夠達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當然這是現代的數據,許懷謙向工部的人詢問:“現在的榨油技術榨花生,出油率是多少?”

“榨花生?”工部的人疑惑地看著許懷謙,“花生還可以榨油嗎?”

“你們沒吃過花生油麽?”許懷謙奇怪,他記得古代很早就有花生油了啊。

工部的人搖頭:“沒有。”他們還從未聽說過花生可以榨油。

那可能是縉朝還沒有花生榨油。

“那你們在盛北給我建個油坊吧。”無論如何,這花生榨油許懷謙都是要實驗一下的。

其實最好還是種植菜籽,菜籽油的出油率也很高,炒菜的口感更好,但是,盛北的土質不適合——

“許大人,”工部的人看許懷謙的目光都呆滯了,“我們又要修堤壩,又要修水庫,還要修水磨坊,偶爾陳大人還要找我們討論這個討論那個,我們真的沒有精力了。”

工部就來了三十個人,許懷謙把他們當成三千個人來用了,真再長十只手也不夠用啊。

“沒事了,你們先忙你們的。”許懷謙見他們趴在地上,一頭長發都抓成了雞窩頭,身上的衣裳也好久沒有換過,臟兮兮地趴在地上畫圖,拿算盤演算得都沒空回復他的樣子,想了想,反正現在豆子和花生還沒有種出來,就不麻煩他們了。

拿炭筆在自己的工作本本上記了一下,要工部的人才。

看來,這次回京,他得再去工部薅點人來,人手嚴重不足。

是的,許懷謙準備啟程回京了,回京述職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回京參加陳金虎與王婉婉的婚禮。

他們辦在今年的中秋,正好他們一家人還能團團圓圓,多好。

就是他的在走之前,把盛北這邊的事都安排好。

記下要點,許懷謙這邊沒事幹了,他去了盛北一縣衙門接陳烈酒下班。

他現在是盛北一縣的縣丞,每日在縣衙裏和方天祿一塊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