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攜酒上青天35(第5/7頁)

他們憋不憋屈,昌盛帝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現在很開心啊。

能夠使小麥增產一倍的肥料,不管能不能夠讓其他農作物也一樣高產,都已經使他想要辦的事更進一步了。

他向孟方荀問道:“孟編修,盛北那邊能夠保證這蚯蚓肥大量供應嗎?”

“陛下請放心,”孟方荀朝昌盛帝頷首,“許大人和三十位支援盛北的大人,在盛北,已經培育起了上百個蚯蚓肥基地,足以應對我大縉大部分的田地了。”

“好!”昌盛帝欣慰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直接給戶部下了命令,“戶部,今年的軍屯田全部適用上蚯蚓肥吧。”

軍屯為了方便,大部分的軍屯田種植的都是小麥,現如今用上這蚯蚓肥正好合適。

剛還覺得剩了一大筆錢的戶部一陣肉痛:“……”陛下啊,你知道縉朝的軍屯田有多少嗎,要全部都用上這個蚯蚓肥,得需要多少銀子購買這個肥?

但他肉痛歸肉痛,昌盛帝開口他不能不辦,只得懨懨地應下:“是。”

“至於其他各部若是也想要這個蚯蚓肥的話,”昌盛帝安排完戶部,目光掃向朝堂,“自己治下想辦法去購買。”

昌盛帝光是聽孟方荀的話,就能夠聽明白許懷謙手中沒錢了。

也是,去的時候就沒給他什麽錢,能在這極度沒錢的情況下,還能自己折騰出一個利國利民的蚯蚓肥,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讓朝堂買的話,許懷謙如何治理盛北。

既然許懷謙需要,昌盛帝是想也不想地給他們打了配合。

原本還眼巴巴地盼著昌盛帝能夠讓許懷謙上交蚯蚓肥的法子,活著直接讓許懷謙上交蚯蚓肥他們也能夠從中牟利的官員們傻眼了。

只得向孟方荀詢問:“孟編修,不知道,這蚯蚓肥多少錢一袋。”

“不貴不貴,一百文一袋,一兩銀子一車,”早就知道價格的孟方荀笑眯眯地與他們說,“一袋一百斤,只是撒施法的話,能夠施肥一畝地呢。”

“但若是深耕法的話,用的就要多了,眾位大人考慮好,治下種植的作物需要多少蚯蚓肥。”

“一畝地就需要一袋!”

眾位大人驚呆了,他們想過這蚯蚓肥可能不會很貴,畢竟一石糧食才賣多少錢,要是這肥比糧食還貴誰去買。

沒有想到便宜到一百文一畝地,這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夠負擔得起。

許懷謙要的就是普通百姓也能夠負擔得起,要是普通百姓都負擔不是,這蚯蚓肥說白了,又會成為達官顯貴的東西。

到時候富的越富,窮的越窮,不就什麽都沒有改變?

索性這養蚯蚓基本上是零成本,它們的吃食到處都能夠尋到,他們付出的也就一點人工罷了,一百文一袋,他們至少能夠賺八九十文呢。

聽到價格的大人們都在點猶疑許懷謙賣這麽便宜收得回成本麽,不過他們猶疑歸猶疑,可去買蚯蚓肥的眾人誰也沒跑了。

說服了朝堂,孟方荀這才寫了一篇《盛北現狀》的旬報發行天下,天下震驚。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盛北百姓與官員沒有懈怠,積極努力的自救,終於靠著許大人發現的蚯蚓肥和朝廷資助的麥種成功種出一畝地五石糧食的豐收,徹底打破了災後完全要依靠朝廷依靠地方資助的窘迫,讓我們為他們的勝利與豐收鼓掌。”

孟方荀這篇文章寫得感人肺腑極了,可惜沒有多少人在意裏面的感動,全都被那一畝地五石的豐收吸引了過去。

“我的天啊?!”

“一畝地五石的豐收?!”

“我種了一輩子的都沒有見過一畝地能收五石糧食的時候。”

“這哪裏是災區,這分明就是一個產量的聖地啊!”

“這下好了,他們自己種地就能把自己的肚子給喂飽了,哪裏用得著加我們賦稅來養他們!”

不用加賦稅了,所有百姓都松了一口氣,但隨即他們又把目光放在了那個可以讓一畝小麥增收到五石糧食的蚯蚓肥上。

“蚯蚓肥是什麽肥,我們怎麽沒有聽說過?!”

“荀報上不都說了,這是許大人在盛北發現的一種新型肥料,我們能聽過才有怪了。”

“沒聽過可以買嗎?”

“又不是只有盛北一個地方可以種小麥,我們這些地方也可以做小麥呀,要是我們每年也能增收一倍,不說一倍,就算是增收一石都劃算啊!”

“是啊,一畝地多一石就多三百文,現在誰家沒個十來畝地,這粗粗一算,一年能多出三四兩銀子來哩,要是這個蚯蚓肥不貴的話,有搞頭!”

賬誰都會算,百姓們書沒有讀過多少,算起自己的銀錢來,那速度可快了。

一發現這個蚯蚓肥對他們極為有利,一個個都特別想買。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商人們看到邸報,發現盛北的糧食豐收,朝廷不會再組織他們捐款以後,大松了一口氣。